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新闻

变"单打"为"多打" 岚山开展海洋立体养殖

来源:大众网   作者:牟泳锟   2017-02-22 10:07:00

岚山区海洋渔业局变“单打”为“多打” 开展立体养殖

岚山区引进经久、耐用、环保的彩色新式浮子用于筏式养殖。

渔民喜获丰收

大众网日照222日讯记者 牟泳锟)海洋渔业,一直是沿海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海洋馈赠给沿海居民的一座宝藏。作为拥有北部沿海最好海域的日照市岚山区,如何把海洋这块“蛋糕”最大做强,提升渔民收入?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渔业局提出,要加速建设海上良田,变“单打”为“双打”甚至“多打”,致力于“浅海综合立体养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海洋开发建设力度也开始逐步加大,造成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破坏了鱼虾蟹类的生长繁殖和水生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海洋捕捞强度过大,使生物栖息生存条件恶化,渔民增收,渔业增效面临巨大压力和危机。

在这种压力和挑战之下,“浅海综合立体养殖”建设的想法应运而生,作为岚山区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是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的传统渔业向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渔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一直提出要向大海要良田,如何要良田,有了良田我们又能做什么,这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日照市岚山区海洋渔业局副局长朱新涛告诉记者,所谓良田就是要有高效的收成,如果单位面积下这块土地能多涨一倍甚至多倍的农作物,这不就是良田吗!

朱新涛说,这几年我们一直不断引进新品种,学习南方水稻的一年两熟甚至多熟,这样在已有模式下,会更好的增加海域的使用价值,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我的收入我能看得见。

为此,岚山区海洋渔业局开始逐步引导养殖户引进三倍体牡蛎、虾夷扇贝等新品种,完善藻类轮养新模式,推广离岸型智能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藻类轮养技术、浅海综合立体养殖技术、三倍体牡蛎筏式养殖技术、虾夷扇贝底播技术等新技术,期待让渔民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前我们传统养殖海虹,养殖100亩的海虹需要2000亩的海洋面积,因为中间必须有40余米的间隔,否则海虹就不会肥实,一亩海虹产值大约为15000元人民币,如果换算成海带、龙须菜,养一亩海虹的海洋面积就能养4亩海带,经济价值远大于养殖海虹的价值,”朱新涛用直观的例子向记者解释,如果换成其它海洋作物,收入会更加客观。

日照市岚山区三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岚山区从事水产品养殖的龙头企业之一,由于以前经营模式较为单一,加之海洋生态的不断恶化,从2015年开始走入下坡路,“2015年的时候养殖海带一年就亏损了100多万,当时整个企业处于一种低谷状态,”三益合作社的技术员唐包法告诉记者,自从引进“浅海综合立体养殖”的方式,将企业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养殖转变为多样化养殖,一年不同季节可以卖不同的海产品,牡蛎、海带、龙须菜都可以开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盈利10余万元。

目前全区建成连片海洋牧场30万亩,完成人工鱼礁40万方,浅海筏式养殖水面45万亩,海水工厂化及循环水养殖5万立方水体,淡水池塘健康养殖面积5000余亩,藻类轮养模式区1000余亩,“七彩海洋”养殖区1000余亩,三倍体牡蛎养殖试验区300余亩。

谈及未来,朱新涛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渔民再向前迈出一大步,增加渔民的收入,同时还要由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的传统渔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变“海养人”为“人养海”,全力推进“海上粮仓”战略实施。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张丽华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