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新闻

【日照古树名木】回龙观边银杏树连古今

来源:大众网   作者:侯彦平   2017-02-19 14:04:00

编者按: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许多古树名木经历过朝代的更替,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中国历来对古树名木有着特殊的情感,从被汉武帝封之为 “将军柏”的河南嵩阳书院两株四千五百年以上的古柏,到见证明朝年间18次官方移民的山西洪洞老槐树,再到已有四千年树龄的日照莒县浮来山的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银杏,都寄托着人们的深厚感情。日照市对古树名木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都很高,2017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之际,日照市林业局与大众网联合开辟“古树名木”专栏,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回龙观旁银杏树树干周长达3.9米多。

回龙观旁银杏树树干周长达3.9米多

如今600余年的银杏树已长得亭亭如盖。

如今600余年的银杏树已长得亭亭如盖

印有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石碑。

印有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石碑

众网日照219日讯见习记者 侯彦平在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境内有一处名为回龙观的道观遗址,在这座回龙观遗址的东侧,坐落着一棵高40多米占地面积一亩左右的银杏树,据说,该银杏树是回龙观建观时栽种的,距今已经600多年了。600多年来,朝代更迭岁月变迁,桑田也已化为沧海,唯有这枝繁叶茂的银杏树依然深植于此,默默地记载着600多年前的沧桑往事。

观两侧均植银杏树,仅一棵存活至今    

回龙观坐落于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境内南靠日(照)十(字路)公路,东靠222省道,北临日(日照)东(东明)高速公路西湖出入口,交通便捷,距西湖镇驻地约5公里。这棵银杏树便坐落在回龙观遗址东侧。

据说,该银杏树是回龙观建观时栽种的,距今已600多年了。现在的银杏树可谓亭亭如盖,40米,占地面积一亩左右,树干周长3.9米。银杏树有雄性和雌性之分,这棵银杏树为雌性。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

别看这棵银杏树如此枝繁叶茂,但是它能够保留下来实属不易。据说,当时观内有两棵银杏树,但是西侧的银杏树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人为锯掉,并被运到日照城北炼铁厂准备作木炭用,据说,当那棵被锯掉的银杏树解成木板晾晒时,炼铁厂突然莫名其妙失火,银杏树也瞬间化为乌有。惮于此,剩下的这棵银杏树便无人敢锯了,才能留存至今。为了保护它,1989年3月21日东港区人民政府将这棵银杏树所在地县级重点文物挂牌保护单位。

被贬絣王的孤独悲凉,为古树增添历史古韵

作为日照一处重点文物挂牌保护单位,回龙观据说与一个生不能前往祭祖、死不可入葬十三陵的皇上有关。他只能到了回龙观这个地方便停下来,遥望祖寝,默默哀悼,然后便悄然转回。他便是明代第七代皇帝景帝朱祁钰。

据悉,明代曾发生过“土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在事变中被俘。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兵部侍郎于谦议立朱祁镇之弟、絣王朱祁钰为皇帝,即景帝。接着又发生了“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再次将称帝的弟弟贬为絣王。并限定朱祁钰活不可祭祖、死不能入葬昌平天寿山明帝陵(十三陵)。朱祁钰死后,果然成了唯一不能入葬十三陵的皇帝,葬在了京郊西山的金山口。

被贬的景帝朱祁钰,孤独悲凉,非常思念父母,却连上坟的权利都没有,只好悄悄来到回龙观这个地方,遥望天寿山,以心相祭,然后便含痛而回。后人,便将朱祁钰经常落脚的那座小庙称为回龙观,小庙所在地也因此得名,也就是现在的回龙观。而曾经见证过被贬絣王的孤独悲凉与日夜想念不得见的凄苦的这棵银杏树,更是被蒙上了一层哀婉凄凉的古韵面纱。

“回龙观”得名于神话传说

但是实际上,回龙观并非因景帝朱祁钰而得名。传说“回龙观”这三个字,源于一个美丽哀婉的传说相传,天上曾有九条小龙不服管教玉皇大帝得知非常生气,马上派南极仙翁前去处置。南极仙翁来到九顶山找到兄弟九人,便要处以刑罚。九龙不服,在大渊子里与南极仙翁打了一仗,南极仙翁一则势单力薄,二则九龙凭借水上的功夫大显身手,不下几个回合,便使其败下阵来。

不拿下九龙怎么向玉皇大帝交差?南极仙翁急中生智,用南极神功将东面的一个山头搬走,大渊子里的水立即向东海流去,不一会儿就流干了。九龙离开水如同大鹏折翅,只好束手就擒。南极仙翁打开宝葫芦,将九条龙收在里面,压在一块大青石板底下;为防止

九龙逃走,又在大青石板上建了一座宫殿,此殿就叫“回龙观”,希望九龙早日回心转意。后来,此殿便成了骊山老母的行宫。骊山老母定期到“回龙观”住上些日子,以监督九龙的受罚。

而这一传说,也为回龙观增添了神秘的气息。600多年来,数个朝代兴起衰败,风云涌动起卷,桑田也已化为沧海,而回龙观及其旁边的这棵银杏树却保留了下来,顽强地深植于大地,默默记录着那些曾经的传说与故事。(图片来源于“西湖发布”)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丁相楠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