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山海天借力"恢复性"养殖修复海洋生态实现循环发展
来源:大众网 2016-05-12 10:01:00
日照两城街道“海水菜园”养殖区
孙先利在日照首届“海上菜园”采摘节上致辞(大众网 张希嘉 摄)
渔民查看裙带菜长势
已经长了三个月的裙带菜
大众网日照5月12日讯(记者 赵洪芝)用两年失败经历博取创新发展的动力,2015年,日照市兴渔渔业有限公司历经两年惨败,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终于获得大型藻类浅海养殖的试点成功,并在不断创新发展推动下,将扩大规模建好“海上菜园”,为日照市海上粮仓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016年2月20日,日照首届“海上菜园”采摘节在两城街道隆重开幕,一为名“日照兴渔渔业有限公司”的水产养殖企业渐入市民视野,海带菜、裙带菜从海上采摘到运送现场的两个小时中,千余名市民见证了日照突破传统瓶颈实现规模养殖大型藻类试点成功的盛大场面。
这是一个阶段性胜利的号角,日照兴渔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先利用三年时间打破了日照无法养殖大型藻类的魔咒。三十年前,全国沿海城市开始规模养殖海菜,其中海带作为基础藻类成为最普遍被接受的海产品,就在那时,日照也踏上了海带养殖之旅。
但让无数日照渔民意想不到的是,海水底质、水温、光照等等因素竟然能影响到藻类的生长,当藻类植物成长到一定阶段后,都无法避免患病、烂根的悲剧。后来,两城街道泉子沟附近的渔民便放弃了海带,转身投入到贻贝养殖。
2012年,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贻贝逐渐出现个头变小、空壳的现象,大量渔户连年亏损,屡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不规范的海水养殖让片区内的海洋生态严重失衡,为了解决该地区浅海养殖的转产问题,探索新的浅海发展思路,2012年底,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将海洋生态循环发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组织渔户考察学习,按照“转方式 调结构”的主题,试图寻找日照海域渔业转型的契机。
其中,孙先利便是转型大军中的始作俑者。2013年,兴渔渔业有限公司引进龙须菜、裙带菜等大型藻类进行试养,开创了日照市大型藻类浅海养殖的先例。但是之后的两年中,海带却只养至薄嫩期就开始感染白班病,最终白烂至根部导致养殖失败,难道日照浅海真的无法实现藻类养殖的突破?
后来,孙先利多方寻求找问题,经过专家鉴定,育苗不适宜日照海域生长,为此公司毅然放弃了培育两年的海带苗,重新引进福建苗,经过精心培育,安全度过薄嫩期,公司挺过最艰难的一年。2015年,大型藻类养殖试点获得成功,在解决饮食需求的基础上,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为日照市沿海浅海养殖提供了宝贵的生产及技术经验。
但是,孙先利不断创新中的渔业转型之路并未停止。如今,兴渔渔业大型藻类品种已经增至龙须菜、海带菜、裙带菜、羊栖菜多种,同时,兴渔渔业有限公司还投放了海体礁石、养殖海参、扇贝,进行立体化养殖,不断打造“海上菜园”,为修复日照海洋生态、实现海洋经济循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