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新闻

揭秘日照天气预报出炉过程 数千兆资料精简出几行字

来源:大众网   作者:赵洪芝   2016-03-22 09:54:00

每天下午两点半,预报员都会对当天的天气进行会商

气象台气象预报中心有一面巨大的视频显示器,通过这个可以对上对下交流意见、观测气象数据

预报员在这里可以观测到各种气象数据云图

海平面气压图也是需要观测的一部分

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大众网日照321日讯见习记者 赵洪芝)明天穿什么?气温多少?天气预报是市民每天都会关注的事情,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市民来说,天气预报背后的世界却很神秘。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了揭开这个谜底,21日下午,大众网记者走进日照市气象台,体验了一把预报员的生活。

“今天早上到夜间,这个温度最低温比昨天报的要低一些,最大气温的幅度不是特别大……”“明天,沿海都还是主要考虑受东南风的影响,沿海有雾或轻雾,48-72小时受冷空气影响,以北风为主,气温下降,这样的话,莒县可以报14度、15度左右。”21日下午230分,日照市气象台正在进行每天下午的天气会商。

温度、风力、风向……看着简单几个数值,可每一个都来之不易。市气象台台长于怀征向记者介绍说,观测获取各种气象资料,是天气预报的基础。日照市气象台在全市范围内设有八九十个地面区域自动观测站。每天,各气象站收集到的各类气象数据,会通过专网层层上报,最终发送给国家气象局,部分资料进行全球交换。

国家气象局对获取的气象数据进行汇总后按统一格式下发,各省、市、县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专网快速获取全国乃至亚欧大陆的气象观测数据。另外,各种观测数据经过同化处理,经过高速计算机按一定模式计算后,输出数值预报产品,供预报员参考。

但是气象资料远不止这些,于怀征说,一天的天气预报资料,除去地面观测站,还有高空资料,雷达、卫星等,预报员每天要对高达几个G的资料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和预报指标,拿出最初的预报结论。经过预报员集体天气会商后,形成最终结论通过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各种途径第一时间发送给市民。

日常市民最终看到的几行字,却是七八余名预报员通过24小时不间断观测分析出来的。天气会商时,记者发现预报员讨论天气的时候意见大同小异,而这中间相差的零点几度就极有可能是经验的差距。拿到资料,结合各种云图,经验丰富者会以更高的效率预测出未来天气形势,但由于经验和研究侧重点不同,每个人预报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会商正是集中大部分人意见,保证预报科学最大化,确保意见一致。记者了解到,预报员一般需要有十年以上的预报岗位的洗礼才能成为一名相对合格的预报员。

每天,市气象台还要与市环保局交换资料和空气质量预报结果,经会商后形成最终的空气质量预报,再经过层级审核,才能对外发布。

下午四点钟,记者离开时,几名预报员正在通过录音系统录制“12121”声讯天气,他们将当天气象会商结论,分别制作出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等各类预报,通过声讯电话、手机短信等途径对外发布。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李雪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