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工作桌上放着病人的CT片。
朱洪柱正在和患者介绍病情。
每个肺结核病人都有自己的档案袋。
朱洪柱正在诊疗。
朱洪柱正在耐心和咨询病人讲解病情。
大众网日照3月18日讯(记者 宋佳 马淑强)“花点钱是小事,关键是延误治疗”,20岁女孩芸朵(化名)的父亲说,“当肺炎反复治疗一年多,直到诊断出肠结核,才得知女儿患的是肺结核,已经恶化成肺外结核[删除]。”据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科副主任朱洪柱介绍,临床上约有两到三成病人属于不典型肺结核病人,每年都会发现误诊为肺炎或肺癌的结核病患者。
朱洪柱在此呼吁,肺结核影像学特点非常多变,临床医生在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把肺结核轻易排除,以免误诊,延误治疗。
当成肺炎治了一年多,后被确诊肺结核
“本是肺结核,却被当做肺炎反复治疗了一年多,直到出现腹痛,从日照一综合医院转院北京,相继被诊断出肠结核、肺结核。”今年20岁的芸朵(化名)想起3年前的治疗经历时说,也许当时直接到专业的结核病防治机构看看,也不会花那么多冤枉钱,更不会小病变大病。
芸朵的父亲轻轻揉了揉女儿的头发说,“花点钱是小事,关键是延误治疗。”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科副主任朱洪柱介绍,像这位患者的情况就属于不典型肺结核,不典型肺结核表现在发病位置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该部分人群约占临床病号的两到三成。
“相关资料显示,肺结核多发于双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这位患者的CT显示肺下叶有异常,而且影像学特点酷似肺炎,当时综合医院医生就轻易排除了肺结核。”朱洪柱介绍,“结核杆菌可以通过淋巴循环,引发身体其他器官、系统发生结核病。”朱洪柱说,“遇到类似情况,总宽慰病人,虽然治疗延误了,但至少确诊了。”朱洪柱说。
临床上发现,约有两到三成病人属于不典型肺结核病人,临床每年都会发现被当其他肺病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结核菌素试验不是“神器”,临床存在假阴性
“PPD试验作为一种诊断结核病的手段,检测结果只能作为辅证。”朱洪柱说,诊断结果受有效注射量、个人体质、近期用药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存在约有两三成病人呈假阴性,或出现反应强度不够,曾经就有肺结核患者因PPD试验显示阴性,肺结核被当成肺癌治疗。
据了解,临床上出现多例肺结核病人被当成肺癌接受了开胸切除手术。曾多位病人到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检查,自称近期曾因患“肺炎”在外院接受抗炎治疗,出院后仍反复咳嗽,才来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检查。在朱洪柱的要求下,病人第二次就诊时将以前胸部CT带来对比,发现其实患者当初患的就是肺结核,只因病人的PPD试验是阴性的,于是就把肺结核给轻易排除了。”
“癌症都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很多患者一听是肺癌马上筹钱开始手术,结果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创伤。”朱洪柱说,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以检测身体内有无结核菌活动,该试验优点在于可以反映近期体内结核菌存在的状况,可信度相对PPD要高很多。
肺炎疑似肺结核,要避开对结核菌有效的药物
“市民对结核病了解太少了,只要咳嗽就去综合医院。”朱洪柱说,其实治病也不能以医院级别来看,很多在三级综合医院排除掉肺结核的患者,被转到外地医院后却被诊断出肺结核,肺结核不同于其他疾病,作为常见传染病,国家规定是属地管理。于是这些在外地诊断的肺结核病人又被转了回来。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延误了病情。
为什么有些肺结核患者当成肺炎治时,病情会有好转呢?朱洪柱解释说,很多医院在治疗肺炎时常常会用到左氧氟沙星,几年前左氧氟沙星已经被列为治疗肺结核的二线药物,于是会出现肺结核抗炎治疗显效这种假象,这就会误导一部分临床医生,把肺结核误认为是肺炎。
当肺炎和肺结核鉴别困难的情况下应该是抗炎治疗观察,这是公认的治疗原则。”朱洪柱在此呼吁,建议相关临床医生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避开对结核菌有效的药物,从用药和病情康复程度,能看出是否是结核病,从而才能较准确的观察抗炎治疗效果,做出进一步的诊断。
如果出现咳嗽、乏力、午后低热、盗汗等症状两周以上,一定要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正规医院呼吸科检查。如果有需求,可以拨打电话咨询病情:0633-8020616或80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