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新闻

日照出了个“打井专业村” 每年外出“淘金”过亿元

来源:大众网   作者:崔维成 赵发宁   2015-07-02 15:47:00

大众网7月3日讯记者 崔维成 见习记者 赵发宁)日照莒县陵阳镇的小官河口村,是一个人口不足590人的小村,但名字却响遍千年莒县城。村中近半数村民从事打井工作。10多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年产值已过亿元,甚至有村民靠打井目前已经有了千万身家。


村民跑遍大半个中国打井(村民提供)

村子路边停放着打井设备车

 

打出水来啦(村民提供)

于中庆的院内放着很多废旧设备

 

这台放在村头20多年的设备是当时最先进的打井装备 

村民靠打井致富 足迹遍布四方

2日下午,大众网记者来到小官河口村,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外墙颜色统一,在马路边上,停靠着几辆拉打井设备的汽车。与附近村子不同的是,村中不见下棋和打牌的村民。

“身体硬朗的一般都出去打井挣钱去了,没有人有空蹲街头上耍。”一位村民说,对多数家庭来说,打井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男人空闲时间一般都跟着打井队外出,一年最少也能赚到五万元。

2日早上,村民于青山的两支打井队赶往烟台,另一套设备还在院中,准备晚上出发。于青山是村中靠打井致富典型,20多年来他不断更新着设备,如今的每套打井设备价值200多万元。

这些年来,小官河口村的打井队伍几乎跑遍了全国,有时候在外打井好几个月都忙的没空不回家。村民们粗算了一下,除了东北三省和港澳台地区,其他省市都留下了他们打井的足迹。

近半数村民外出打井 打过500多米深井

今年71岁的于中庆被当地村民称为打井的“鼻祖”。他从18岁开始打井,是小官河口村“打井第一人”,村子中其他打井的村民都是他的徒弟

于中庆回忆,刚从事打井工作的时候用的是传统的大锅锥打井技术,靠的主要是人力,几个人围着钻杆用力推,然后土就被钻头(像大锅一样,所以称大锅锥)从地下带到上来,然后把钻头放下去再推,一次次的重复这样的程序。

1983年左右,于中庆承包了村集体的打井设备,然后又以每年300元租金从附近的长岭镇租了一套设备,开始了创业之路。他从村子中雇了几个人,到莒县的各个乡镇打井。由于当时打井队并不多,他们很快出了名,周边地区村民打井都会跑到小官河口村去找于中庆。

后来为了方便联系业务,于中庆在村里率先就买上了手机,他的那个手机号如今已经用了20多年都没有换。“我怕换号了别人就找不到我了。”于中庆笑着说,虽然他现在不外出打井了,但是还是会有人联系他,所以他每天随身携带两部手机,有业务就转给村中其他的打井队。

在于中庆的带动下,不少村民成立了打井队,如今村里成规模的就有10多支。今年46岁的蔡永良从17岁开始就跟着于中庆打井,七八年后他自己独立出来,成立了打井队,购买了打井设备。他的打井队前年在河北省打了一口500多米深的井

计划成立打井合作社 打造“打井村”品牌

于中庆说,村子里有270多人从事打井。“村除了出国打工的和个别不愿出远门的人之外,30岁至65岁的男人都跟着打井。”于中庆说,他的三个儿子和女婿都有各自的打井队。

小官河口村第一书记童晓强数了数说,村子里共有27台大型打井设备,此外还有一二十台中小型打井设备,平均每台设备能带动五名村民就业。“村民打井带来的产值一年就有1.3亿元,很多人靠打井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童晓强说,保守估计,小官河口村至少有三位村民身价超过了1000万元。

据童晓强介绍,村子里正在计划成立打井合作社,将打井队整合起来,将打井打造成小官河口村的一个品牌。他们还将成立一个网站,在网上推介村子的打井队伍,让全国更多的人了解村子打井的历史和水平。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崔维成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