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日照手工篆刻:方寸之中的传承尴尬
来源:大众网 2015-05-06 17:24:00
大众网日照5月6日讯(见习记者 刘有杰)姓名雅号、花鸟虫鱼,只需一把刻刀,尽入方寸之中。曾几何时,街头的刻章师傅随处可见,人人都有一枚独一无二的专属印章。而如今,随着电脑刻章的出现,手工刻章逐渐没落,甚至后继无人。近日,记者采访了日照秀文斋第七代传人董国华,中共日照县委员会的第一枚印章就出自她的父亲之手。为了能将篆刻得以传承,她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筹办私人篆刻博物馆。
篆刻现状:百年技艺面临失传
在日照经济开发区郑州路一家普通的沿街房内,十几平方米内摆放了数千种各式各样的印章。一台激光雕刻机似乎是这里的“主人”,刻完一枚公章仅需几十秒。新技术解放了双手,提高了生产效率,却让这家名为日照市市中刻字社的主人董国华忧心忡忡。
电脑刻章降低了入行门槛,个人印章需求下降,导致这个传统手工刻章难以为继,很多人都转行。“但电脑刻章缺乏灵性,更无法谈篆刻艺术之美。”董国华说,很多人不知道,她还是日照秀文斋第七代传人,从小自父亲董庆宏那里学到了一手过硬的篆刻本领。
据《日照市志》记载:20世纪20年代初,全县主要有碑廓和宋家庄等二家石印局,碑廓一家即指“秀文斋”。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日照县国民政府很多训导、法令、布告等文件都由“秀文斋”印制。而据董氏家谱记载:秀文斋起源于清康熙49年(1710年)。
如今,传到董国华这一代已是第七代。董国华兄妹5人,有3人传承了父亲的手艺。“我年龄最小,二姐和四哥的篆刻手艺都比我好。”董国华说,四哥的两个儿子并不爱好篆刻,四哥也在前些年改行从商。
手工技艺:一方小章七道工
磨平印面、设计印稿、印稿上石、固定章胚、拾刀雕刻……看似繁琐的步骤,董国华轻车熟路,一枚简单的印章她能十几分钟就完成。“一般需要七个步骤,每一步都展现着基本功。”董国华说,她自幼就被父亲培养篆刻。刚学会写字就被要求写反字,一个田字格中需写四个蝇头小楷,不写满两页不准出去玩。“我哥哥贪玩,为此没少挨揍。”
篆刻技艺博大精深,仅第一步磨平印面,董国华就学了3年。这一步没有任何可以遵循的规律,只有手上的劲道放平了,章才能磨平,可这个劲道怎么得来?全靠多多练习才能积攒出这种手上的感觉。“新手磨章,手指被磨砂纸去几层皮,印面还是不平。但老手可以毫不费力地磨平印面。”
说起父亲,董国华难掩内心的自豪,“新中国成立后,咱们日照县委的第一枚印章就是他老人家刻的。”秀文斋刻历史悠久,至今仍使用的全市市、镇、村三级行政章、党委(支部)章大都出自秀文斋传人之手。
正是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董国华30年磨一剑,从未间断对印章雕刻技艺的打磨。1998年,去北京印社学习;2001年,赴河南洛阳深造学习原子印章制作工艺;2013年,又远赴厦门参加印章工艺培训,博采众长,终成一家。近期,董国华又去北京参加雕刻工艺博览会,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始终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方寸传承:想建日照第一家篆刻博物馆
日前,董国华递交申请日照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还想建造日照第一家篆刻博物馆,她有自己的“五年计划”:2012年,搜集文字、图片、实物资料;2013年,鼓励传承人进行技艺传承;2014年,手工技艺项目进课堂、进社会;2015年,进一步提高技艺的艺术性;2016年,加强宣传和传承保护工作。
“如果能成为非遗传承人,我打算免费招收学徒,让爱好者有一个学习的平台。”董国华说,日照地区现在还缺少一个篆刻爱好者的共同组织,散兵游勇的模式不利于篆刻的传承,搭建一个平台非常重要。
目前,董国华创建的日照市市中刻字社、日照市市中印章制作有限公司是日照地区最大的刻章公司,但重新绽放秀文斋的光芒似乎是她的最终目标。
相传秀文斋的最鼎盛时期,光纸张和油墨就有二十多人的运输队伍,长年往返于碑廓上海之间。到抗战时期秀文斋五世传人董衍吉将石印局全部设备赠给北海银行,厂房献给八路军115师滨海部队。“我的爷爷做出了榜样,要回馈社会。”董国华说。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