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石臼港区规划调整方案获批 增设游轮专用码头
来源:日照日报 2015-02-12 13:50:00
集疏港铁路由“北进北出”调整为“南进南出”
港区功能布局由“散集混合”调整为“北集南散”
增设邮轮专用码头,配建国际候船区
本报讯(记者 郑凌)
新版规划,将在科学利用港口岸线、优化港区布局结构、推进港城协调发展的总框架下,围绕三条主线对石臼港区规划进行调整:一是集疏港铁路由兖日铁路的“北进北出”调整为由瓦日铁路“南进南出”;二是靠近城区的石臼港区东、北、西作业区逐步变身为洁净货物作业区,大宗散货作业功能全部调整到远离城区的南部,港区功能布局由“散集混合”调整为“北集南散”;三是增设邮轮专用码头,将石臼港区东作业区5#、6#泊位调整为邮轮泊位,将原西1泊位的客箱班轮运输功能调整到东2#、东3#泊位,并在后方配套建设国际候船区,将现东作业区的煤炭专用堆场交还城市,用于综合开发美化。
这是一项浩繁的复杂工程,涉及发改、住建、交通、环保、海洋与渔业、国土、海事、日照港集团等诸多部门及其上级主管部门。
为何要进行规划调整?
这是眼前的迫切需求。2009版规划已经无法统领日照港极速发展方向,原版规划预测2010年、2015年日照港吞吐量最高分别为20200万吨、29940万吨,而2014年,日照港吞吐量已远超3亿吨;前所未有的“蓝红金”“一带一路”机遇交织在一起,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也重新定位了日照及日照港。作为国家战略落地日照的重要实践载体,日照港面临“质效强港,丝路兴港”等转型升级新课题;历经30多年的发展,随着“生态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港、城矛盾逐步显现。
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这是长远的战略布局。规划调整前,灯塔、万平口风景旅游区及港口后方的商业区、住宅区和休闲旅游区,都为煤炭、矿石作业、矿石堆场产生的粉尘所累,此间虽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治理,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规划调整后,靠近城区的东北西作业区全部调整为洁净货物作业区,彻底解决了城市风景区与港口散货作业区“一墙之隔”的尴尬,也使港区功能划分更加清晰。“港城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建筑———石臼港煤码头,曾经承载了老一辈港人的光荣与梦想,历经近30年的风雨洗礼,将于2017年南移
建设“南散北集、港城协调、集约发展、绿色高效”的新型现代化港区,将助力高速发展的日照港,迈向高质发展的新境地。此前,石臼港区1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泊位数量不足,大型干散货泊位占用率高,大型船舶压港积港,10万吨级以上干散货船减载移泊等难题,伴随新版规划的实施,将一举同步得到解决。
上世纪80年代建成开通的兖石铁路,近30年共运送货物7.5亿吨。从最初火车行进在成片的麦田里,到目前城市围港发展,演变成为铁路线穿城而过。适应港城协调发展的需要,兖石铁路的运输功能、运输线路也面临全新的调整。
据最新统计,日照港货物吞吐量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世界排名第十一。打开日照港规划图,孔宪雷立足于日照港的发展基础,从技术层面展望了规划调整方案实施后的远景:石臼港区南区陆域面积将达到2137万平方米,为现有东区、北区、西区面积总和的1.5倍,相当于在石臼港区开辟出一个新的两亿吨港区。2万至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由原来的20个增加到23个,7万至30万吨级散杂货泊位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28个,新增陆域面积590万平方米,向城市交还原港口用地约2096.7亩。
责任编辑:庞远栋
![](http://rizhao.dzwww.com/ad/rzzew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