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最节气·清明-
文字/素颜
编辑/大圣
摄影/高兴建
李贤君
孟凡琦
茶艺/李均伟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最节气茶”小团队,一行9人,行程近200里,登圣公山,访圣公庙;入圣谷山茶园,探茶芽萌发,开启了本次清明节气寻茶之旅。
第一站:访圣公庙。溯茶源。慎终追远。
日照有山名曰圣公山,隐于岚山区碑廓镇,其高不过300米,据考证此处是孔子的小儿师项橐的故里。小圣人三难孔子的故事,妇孺皆知。《三字经》上也留有"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的记述。
圣谷山,乃一茶名,命名之人生于圣公山之北。“公”与“谷”,字相近音相似,且茶生山谷。“圣公山”与“圣谷山”两个名字的渊源即由此而生。
圣公山上有圣公庙,据考证,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庙宇为近几年新建,主体建筑成品字形,红墙灰瓦,飞檐翘角,一派庄严气象。
圣公庙依山傍水,巍巍壮观。庙宇四周,茶园环绕。
入正门,穿庭院,沿石阶拾级而上,入七和寺,迎面两株古树巍然屹立。一为古柏,一为古梭罗树。
立于树下仰望,虬枝苍劲,古柏森森,虽历千年,仍苍翠繁茂,见证着圣公山的唐风宋韵,世事沧桑。
圣公庙曾有庙会,起源于唐代。每逢庙会,香客云集,烧香祈福,其盛况空前,远近闻名。
于千年古树下,虔诚布席,慎终追远。以这种形式缅怀圣公大济苍生的恩慈,追慕古圣先贤的智慧。
第二站:深入茶山。茶萌芽。气清景明。
离开圣公山,一行人折向西南,直奔圣谷山有机茶园而去。一路峰回路转,沿着九曲逶迤的环山小路,终于又抵达海拔四百米的深山茶园。
茶园依势偎形,层次错落。一行行茶垄,如一道道乐谱,与山间的啾啾鸟鸣和淙淙溪声,共同谱写着一曲茶山清明交响乐。
灼灼其华的山桃花,姹紫嫣红的野花,茶山上尽是一片明丽华彩。而历经苦寒的茶树,翠绿,恰是她在清明时节的春衫。
经过惊蛰的撤棚,春分的茶事修剪,清明的小茶芽已经萌发。俯身细看,青绿色的茶蓬上,可见不少细嫩的小叶芽,芽上遍布茸茸白毫。
有的探头探脑,有的睡眼惺忪,还有的正舒展腰身,呼吸着山野的清新气息,沐浴在这山间的恻恻轻寒和剪剪清风之中,酝酿着谷雨美茶的惊艳问世。
在茶山之间行走,忽记起苏轼的《东栏梨花》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此诗似伤春实则惜春。“人生看得几清明。”这是一个豪放旷达的灵魂,对人生的明澈观照。千百年来,如一盏清茶,值得每一个生命细细体味。
清明 | 最节气·日照茶
鸣谢圣谷山茶场 | 日照书院 | 国鼎文化传媒 | 俗物
原创不易 若喜欢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