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工作铸就不平凡的“五莲工匠”-焊工冯启良
来源:大众网 2016-11-17 09:51:00
工作之余,冯启良喜欢研究书法。他说,书法可以带给他更多的思考
大众网日照11月17日讯(记者 陈伟 通讯员 郑辉)都说“焊工手里有团火,四季炙热无法躲,十个焊工九个黑,全身上下都是灰。”这是焊工工作的真实写照。五莲县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焊接工冯启良,就是千万个焊接工中的一员翘楚。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五莲县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见到了“五莲工匠”冯启良。
一个普通煤机缸,俗话讲就是煤矿用的“千斤顶”,在工作时需要承受成千上万吨的压力,煤机缸体对焊工的要求相当高,光滑的缸体内胆和套筒不允许有一个漏点,一旦有漏点发生漏油现象,便会危及操作者生命安全。有的煤机缸缸体巨大,一个焊口就有十多厘米,需要反复焊接几十次,既要保证焊接处结实,还要看上去光滑、美观,用冯启良的话说就是:“如同用焊枪在做蛋糕”。“干了18年电焊,在万通干了13年,拿了12年的优秀职工,什么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啊,基本什么电焊技术都接触过,都学会了。”冯启良对记者介绍说。
在冯启良工作的车间里,记者看到还没打磨的煤机缸体,据冯启良介绍说,这个就是,他的工作就是保证焊接点不漏油,而且还要结实,这个接口就很宽,用的U型焊接口保证接口的牢固,他用焊丝在这里一层层的堆积焊接,看焊接好的焊丝很光滑、均匀,就像奶油一层层的铺在上面。“要想达到他这样的技术水准,没个十年八载的累积是做不到的,焊一千个缸,一千个不漏油也就他能做到了,在这一点上他就值得我们佩服,也是我们这些同事学习的榜样。”冯启良同事介绍说。
无论是“平焊”、“立焊”还是最难的“仰焊”,只要一戴上面罩拿起焊枪,冯启良便会屏气凝神,稳如泰山,长时间不眨眼、不喘气,已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在焊接一个套筒,崩出来的焊屑落到了脚踝处,由于焊口较大还没焊完,一旦移动便会前功尽弃,他忍着被灼烧的剧痛完成焊接,脚踝却被烧出一个洞来,许多年过去了疤痕依然清晰可见。“还记得当时马上就是一阵钻心的疼,然后就闻到了衣服烧焦了,到现在身上还有当时留下的伤疤。”冯启良对记者介绍说。
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网上学习相关知识,冯启良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自己的焊接方法,研制出一批实用的焊接模具,对电焊工艺从电压、气流、角度、转速方面进行改革,对多层多道焊接工艺大胆创新,使整个公司产品的漏油率减少了4.5%,获得公司嘉奖。“冯启良是个勤勉好学的人,人品很好很能吃苦,技术过硬是我们公司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五莲县万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荆总介绍说。
下班以后闲暇之余,冯启良喜欢研究书法,在他的家中,悉心研磨,提笔,笔走龙蛇,一张张力透纸背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此时的冯启良用心游走在书香笔墨间,潜心贯注于心仪的作品。“写毛笔字就像电焊一样,提笔如提枪,下笔如点枪,书法和电焊有异曲同工之处,能写一手好字,亦能焊一道精品,通过写书法我需要领悟的还有很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书法上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冯启良介绍说。
责任编辑:庞远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