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 > 五莲

五莲县茂腔剧团改革创新谋发展 满载荣誉展新姿

来源:大众网    作者::庄媛媛 张媛   2013-11-12 17:29:00

大众网日照1112记者 庄媛媛 通讯员 张媛全国第五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送文化下乡先进集体,日照市文艺奖(戏剧类)二等奖……通过几年的发展,五莲茂腔剧团实现了由弱到强、创新跨越发展的华丽转身。

五莲县茂腔剧团成立于1956年,1967年撤销,1977年再次成立后,1986年又被撤销,历经多次沉浮。由于体制机制、人员流出等历史原因,1986年五莲县茂腔剧团被撤销后,五莲茂腔走入低谷,趋向萧条。为使五莲茂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2005年,五莲县文化局恢复了茂腔剧团。2010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五莲茂腔的传承和振兴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振兴五莲茂腔事宜多次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委马书记多次深入到茂腔剧团进行调研、现场办公,与老艺术家和现有演职人员座谈、交流鼓劲,积极协调给予一定政策资金扶持,联系企业以合作方式解决经费困难问题。

为实现五莲县茂腔剧团的长远发展,五莲县对茂腔剧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201111月,在原有茂腔剧团和后备人才培训班的基础上,对剧团进行了重新改组。改组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组织管理,制定和完善了排练、演出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各项纪律,用严格有效的制度纪律来规范约束演职人员,形成严肃团结、生动活泼的文艺工作氛围。建立完善用人机制,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改革精神分类管理,按需聘用、一年一选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新进人员均需公开招聘,择优选聘,将岗位设置向创作、演出一线倾斜;建立完善分配机制,在确保在册人员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将演职人员的个人收入和剧目演出收入、演出场次、个人出场次数、角色分配以及剧目所获奖金挂钩,激励演职人员多创作、多演出;建立完善艺术生产和市场营销机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探索实行市场运营项目制、演出活动代理制、创作人员违约制、主演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等,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不断聘请有经验的老演员亲自口传手授,发扬“人人当老师,个个是学生”的做法,互相切磋学习。目前,剧团共有演员二十多人,乐队近十人。新购买戏曲服装10万多元,新购买音响乐器近10万元。

改革激发了剧团的活力,剧团所有演职人员一边学习演出技艺提高演出水平,一边排练传统茂腔和现代戏,恢复并排练了《姊妹易嫁》《罗衫记》《东京》《梁山伯与祝英台》《清风亭》《胡林抢亲》等十大传统茂腔剧目。积极创作文艺精品,排演的现代茂腔《投注站长》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巡演。2013年,参加了日照市春节联欢晚会及五莲县杜鹃花节开幕式、中央电视台《乡约》《五一七天乐》栏目,承办了全县旅游文体系统元宵晚会及第十六届“山城之夏”文艺展演等大型活动。走企业、进景区、下乡镇、进社区,五莲县茂腔剧团共演出茂腔及歌舞剧目300余个,充分把群众“要文化”和剧团“送文化”相结合,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20126月,五莲县茂腔剧团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春节送文化下乡先进集体;201310月,五莲县茂腔剧团排演的现代茂腔戏《投注站长》获得日照市文艺奖(戏剧类)二等奖;201311月,五莲县茂腔剧团被授予“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全国49个县级文艺院团和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先进集体之一。五莲茂腔剧团,这一来自基层的文化堡垒,在传承民俗文化,服务农村大众的文化实践中,正绽放出新的精彩。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游小飞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