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农村致富带头人助力精准脱贫
来源: 2016-11-07 17:48:00
运行中的加工厂
工人们在加工厂工作的场景
包装好的产品,远销日本等地
大众网日照11月7日讯(记者 王高强 通讯员 董洪明 安钊)“以前就靠在地里种点庄稼挣点钱,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现在好了,在这里打工不仅环境干净而且离家近、挣钱还多。”碑廓镇下湖村69岁的贫困户刘现鹤说道。
碑廓下湖村,离城区20多公里,信息、交通相对闭塞,村里大多数男青年外出打工,妇女留守在家。现年35岁的厉成宾是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下湖村人,他中专毕业后和大多数青年一样选择了外出务工,后于2012年初回乡创业,在家发展口罩加工及网上销售,远见及努力是他打拼的基石,逐渐成为一名年轻的创业有成之士。致富后一直不忘家乡人,他积极帮助乡亲就业创收,努力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他的事迹已成为家乡百姓的美谈与佳话。
实干创出致富路
厉成宾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纯朴忠厚的农民,中专毕业后的他勤勤恳恳,积极帮助父母亲做农活,不过他认为光靠种田改变不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很难脱掉贫困的帽子。于是他和众多的青年一样,背起行囊,加入了外出务工的大潮。当他成为了一名服装厂工人时,就觉得老天不会偏爱一个人,更不会掉馅饼,只有勤学苦钻,掌握一技之能。于是边打工、边摸索服装经营购货和销售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努力,他不仅掌握了口罩加工的购销信息,还捞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于是在初衷之下他回到了家乡---下湖村,办起了自己的口罩加工厂。
如今,厉成宾的服装加工厂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
“电商”拓宽创业路
加工厂成功以后,看到网络销售市场的巨大潜力,厉成宾又开始谋划开网店,拓展产品销售市场。说干就干,参照同行们的店铺,在宝贝主图、详情描述、店铺装修、价格设置上找差距、做比较、寻出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开业一周后的一天下午,一声悦耳的“叮咚”声打破了沉闷,一个江苏的客户“进店”咨询。厉成宾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敲着键盘与对方谈价格,生怕一不留神,客户就跑了。因为是店铺的第一个客户,厉成宾给其优惠了80多块钱。虽然这一单除去成本、邮费,没有挣到钱,但他挣到了满满的信心。
他没有因事业发展顺风顺水而丧失一个有志之士的头脑。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不是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靠的是高品质的产品质量,他一直自诩:“我是一个品质控狂”。鉴于此,无论是在线上、线下销售,厉成宾始终把生产高品质的产品、诚信经营,当做经营好淘宝店的第一法宝,当做一份责任。每天,他都到“阿里学院”看视频,听公开课,学习开网店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同时,他还经常逛“淘宝论坛”,学习和分享卖家们的开店经验,并加入了几个卖家旺旺群,一起探讨在开店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在他的勤奋和努力下,生意一天天好起来,现在有时一天能卖出2000多单,日营业额5万多块。随着工作量越来越大,需要处理的各种业务也越来越繁重,每天谈业务、发快递,一天下来睡不了几个小时。虽然累,但看到自己的网店得到越来越多认可,雪花般的订单纷至沓来,厉成宾就会抖擞起了精神。“有时候担忧会不会发错货,会不会没有检查仔细,买家们收到满意不满意,有很多很多的担心...”回想起创业初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厉成宾感慨万千。
真情共奔富裕路
成了名符其实的百万富翁,可他并没有忘记过去,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更没有忘记曾经养育他的那一方贫瘠的土地……
创业致富的厉成宾,他致富不忘家乡人,积极给家乡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他说:“我一个人富了不行,我就希望更多的家乡人都能过得好一些。”自从他的口罩加工厂建成后,他每年从家乡招收富余劳力进厂当工人,为家乡解决了60多名女劳力就业,如今她们月薪大都在2800元以上;真情帮扶4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他们的土地流转,建设生产车间,每年每户补助2000元。目前企业已帮助东辛兴、下湖、西元等三个村8个贫困户脱贫。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家乡人走上致富路。
“下一步要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投资1000万元,建设高标准无菌扶贫车间,吸纳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早日将企业销售额达到2000万,同时企业计划拿出2万元,定期对土地流转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帮助他们早日脱贫。”厉成宾说道。
他怀揣一颗拳拳赤子之心,致富不忘乡亲,无私奉献,把智慧用在发展经济上,把辛勤的汗水洒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用行动谱写着一曲新时期新农民的开拓进取、创业奉献、始终向党、不忘初心之歌!
责任编辑:崔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