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 > 岚山 > 岚山要闻

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 中楼镇柳黄沟村第一书记 韩帮富

来源:岚山大众网   作者:王高强 董洪明   2016-10-28 08:52:00

大众网日照10月28日讯记者 王高强 通讯员 董洪明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在包联领导的支持下,在区委组织部、区扶贫办的精心指导和中楼镇党委的领导下,在柳黄沟村村两委大力支持下,依托单位的坚强后盾,迅速完成角色转换,主动融入村集体,成为柳黄沟村一分子。通过7个多月的驻村生活,全面熟悉掌握了村情,也和村两委和全村党员群众达成了较为统一的扶贫发展思路,阶段性脱贫攻坚工作初见成效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谋划惠民工程

柳黄沟村属于市级贫困村,位于中楼镇东北方向,距离乡镇7.5公里,全村处在山岭地带,没有一块平整土地。该村共有262户,村民760人,耕地面积1000余亩,中共党员29人,低保户18户,贫困户3户9人。主导产业粮食种植,近半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该村街道无硬化,街道排水不畅通,村容村貌破旧不堪。村集体无任何经济来源。但村两委比较团结,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月23日到村报道走进村里第一眼看到的是房屋破旧,土质院墙,大部分属于六七十年代建筑,街道坑坑洼洼,基本的排水沟渠都没有,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村民生活出行很不方便,心里不停打嘀咕,怎么还有这样的村庄,和自己心中优美的田园生活有天壤之别。驻村开展工作之初,在与百姓打招呼中,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冷眼围观”,村民眼中的冷漠让我茫然,村民的淳朴到那里去了。通过挨家挨户拜访拉呱,才明白村民的冷漠为何,村民认为我的到来不过只是一场秀,不会给村民带来任何利益,不会给村里带来多大变化。当时,自己心中很委屈,憋着一股劲,不做出一些成绩,绝不会放弃,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能让精准扶贫工作挡在了村外。

通过走访群众,我总结出一点,只有对村庄有了感情,掌握村情,对百姓动了真情,才能听到村民掏心窝的话,找准措施目标,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从五月份开始,我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依托单位,为村里生态绿化争取资金30多万元。投入10万余元修建明渠排水沟200余米,修筑街道花坛300米,填土石方322方;投入16万元拓宽硬化街道面积3069平方米;投入3万余元购买樱花和百叶红220余棵,绿化街道400余米极大的改善了该村村容村貌,使之焕然一新。村民出行方便了,看见村容村貌的改变,终于对我的工作开始认可。

二、成立核桃合作社助农脱贫致富

民心已得,精准扶贫工作才能取得成功。经过前期调研摸底,我们村大部分青壮年和妇女常年外出务工,剩下的多数是老人和孩子,面对今年扶贫工作重点,我们村要想变美、变富、变强,离不开“输血与造血”,只有培育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才是长远之策。柳黄沟村山高薄岭,海拔高度、气候、土壤等适合发展种植果树。6月份我召集本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商议关于种植果树发展模式,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发展核桃产业,经过全体代表表决流转村里150亩山岭地作为核桃种植园,依托“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按照“合作社+基金+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以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按收益进行分红,实现脱贫。预计该核桃园项目需投资2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150亩土地流转工作。下一步在秋收完成后,投资5万元对流转土地进行大型机械深挖深耕。2017年3月,投资8万余元种植核桃苗5500余株并计划核桃种植头三年投资5万余元进行黄烟等经济作物套种,增加快速脱贫目标,实现当年收益,当年分红,当年脱贫预计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3500元,达到脱贫目的。

    三、精准扶贫在行动,包联帮扶聚民心

民生连接着民心,群众的信任支持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驻村以来,我建立了扶贫单位领导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今年中秋节前夕带动扶贫单位党员干部捐款一万余元,走访慰问贫困户25户,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驻村7个多月,我进家入户走访党员群众50多户,走访全部贫困户,通过拉家常,面对面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切实体会到农村贫困家庭的生活艰难,也深感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为此我主动联系扶贫单位根据走访慰问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结合帮扶户的实际情况,再下一步帮扶中进一步有针对性开展活动,切实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为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奠定基础。

群众心中有杆秤,我把困难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持之以恒的为村里想干事,干成事,就一定赢得群众的信任,给组织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崔维成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