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日照9月26日讯(通讯员 孙绪民)山东省莒县碁山镇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把文化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通过培育农村文化户、文化庭院、文化经济实体等活动,繁荣了农村的文化事业,让先进文化“住”进了农村千家万户,从而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变,农民在奔小康的路上跑得更欢了。
第一,从坐灶膛到进课堂
在莒县碁山镇天宝村文化夜校,室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这里正在举办科技讲座,镇计生委专家讲得绘声绘色,育龄妇女听得津津有味。去年以来,该村这样的文化夜校已开办了6期,内容包括种植、养殖、法律知识等,每次讲座都是座无虚席。近年来,该镇下大力气办好农民文化夜校和成人文化学校。这些学校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安排课程,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都可在课堂上找到答案。群众把上夜校形象地称为“吃夜宵”。目前,全镇正常开课的农民文化夜校有 10多所,经常“吃夜宵”的农民达1万人。
第二,从看“大戏”到演“大戏”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台上的演唱者个个精神饱满,激情飞扬,台下的观众听得入神,不时齐声应和,整个礼堂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这是该镇计生协会自办联欢晚会的一幕。莒县碁山镇农民习惯把在舞台上演出的文艺节目称为“大戏”,“大戏”在该镇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几年,该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通过上级拨一点、镇里筹一点、村里出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镇村宣传队的建设。全镇成立了能常年开展活动的唢呐队、舞龙队、腰鼓队、戏剧班、吕剧团和周姑剧团。同时,该镇引进市场机制,大办民资文艺实体。
第三,从比住房到比书房
走进莒县碁山镇凤凰村李金沁家,仿佛进入一个大“阅览室”,客厅、走廊、卧室,到处都是书。主人把我们引进客厅边的书房里,一个大书橱占去了一面墙壁,书橱中约有600多册图书,前来看书的人络绎不绝。李金沁今年60多岁,据他介绍,他现在住的房子建于2001年,而书房则是去年初置办的,邻里乡亲前来看书,他非常欢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莒县碁山镇农村出现了建房热、装修热。谁家的房子好,谁家的装修好,成为大家互相攀比的焦点。但吃过大鱼大肉、住上宽宅楼房后,一些有文化、见识广的农民开始有了新追求。“买书订报办书房,不比楼房比书房”,成为该镇农村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