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喜讯传来,受省农业厅、财政厅委托,日照市农业局、财政局对莒县2012—2014年度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进行了检查考核。莒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标准质量高、示范效果好、带动能力强获得一致好评,顺利通过2012—2014年度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省级检查验收。
“莒县2012—2014年度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共投入建设了日照新世纪商厦现代农业示范园、范亮食用菌示范园、浮来青生态茶示范园等9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了粮食生产经营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完成作业面积18.43万亩次,超过计划面积4000余亩次。”莒县农业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
示范区项目建设的扎实推进,不仅给莒县打造出了一批建设标准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园区,更有力带动了全县现代农业建设更好、更快发展。2015年全县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60.9万亩,建设“五类示范”项目38个。
近年来,莒县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聚力突破,农业喜讯接踵而至:农业部印发的关于认定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通知,莒县榜上有名;“莒县南涧小米”“莒县丹参”“莒县黄芩”顺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专家评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有了国字号“身份证”……
源源不断地释放着“绿色”红利的现代农业,与莒县近年来深化改革创新,通过加大农业项目招引力度、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搞好项目规划、加强项目管理等举措密不可分。科学发展,规划先行。莒县专门聘请了农业部工程建设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制定了《莒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出台了《现代农业建设奖补办法补充规定》,县财政拿出2000万元,对新发展的“五类示范”项目、“三品一标”认证等进行奖补,充分调动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实施了“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以品牌化助力规范化建设。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截至目前,全县“三品”认证发展到138个,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45.7万亩。 桑蚕产业成功创建为山东省优质桑蚕产品生产基地,寨里河核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浮来青绿茶”“莒州大姜”“莒之果油桃”等知名品牌享誉海内,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除此之外,莒县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全省首批融资增信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试点县为契机,强化政策引导和工作落实,有效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8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7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99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49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社(场)分别达到12、26、44家。结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对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广泛培训,建设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为农技人员建立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启用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农技宝),开通农情信息网,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实行高毒农药政府储备制度,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了滑子菇、丹参等6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技术规程109项。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频次,并加强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坚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为1195名村级监管员落实了待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