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 > 莒县

"绿色生态安庄"发力 升级镇域经济势在必行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王友亮 吕凤德    2015-03-17 16:10:00

  本报通讯员 王友亮 吕凤德                 

  2015年,莒县安庄镇将围绕一个目标(绿色生态安庄建设),夯实一个基础(基层组织建设),抓住一条主线(美丽文明乡村建设),突出三个方向(项目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完善规章制度,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思想,认真履行好从严治党的责任,进一步抓好班子建设、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抓好软弱涣散支部建设,对已经出现苗头和正要出现苗头的支部,列为后进村,实行倒排正包,年内实现转化。强化农村党员管理,优化党员队伍。坚持增“量”提“质”,坚持发展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的中青年加入党组织,调整结构比例。注重培训工作,2015年为全镇党员干部上党课不少于2次,每季度组织一次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加大流出党员管理,重点处理一批违反计划生育和违法违纪的党员。壮大集体经济,提高服务水平。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围绕农业产业化,切实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重点推广小马峪、西安庄村的果树种植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资产、资源、土地参股的形式,提升村级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2015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个。推动党员干部重心下移,抓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继续深化落实“议事·学习日”、联系服务群众各项制度,充分调动机关干部、村级党群联组小组长的积极性,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本职工作,定期将反馈上来的意见、建议、困难进行研究分析,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

  积极落实飞地经济模式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狠抓项目落实,搞好项目跟踪服务。在2014年对镇驻地工业聚集项目区规划建设基础上,注重对落地企业提供劳动力、市场、信贷、技术扶持,帮助落地企业满负荷营运,地方财政收入力争有较大增长。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引力度。采取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外出招商、节日招商等多种方式吸引客商投资落户,千方百计招选落地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多、带动能力强、发展可持续的优质项目。减少创业成本,发展飞地经济。积极借助县委、县政府“飞地经济”政策,全力做好“飞地项目”入园的各项工作,集聚要素,集中力量,配强招商力量,配足招商人员,拨足招商经费,硬化招商任务,刚化招商考核,不等不靠,不求招引的项目落户乡镇境内,只求项目能够为乡镇财政增长做贡献,做好“借巢引凤、借地生财”的文章,争取2015年内争取进县工业园区项目实现零突破。镇域内力争招引过5000万元项目2个,过2000万元项目3个,力争全年财政税收过1500万元。

  深入实施农业转调创 

  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住我县被列为“全省县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全省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县”的机遇,积极争取在该镇试点,这对于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项目总投资1.47亿元,涉及莒北乡镇5万亩农田,其中该镇涉及19个村,2.5万亩土地进行连片开发。项目预计新建电灌站一座,成立供水公司,建立总控制室院落一处,新建排灌站50余座,按照规划设计,大力实施小水源建设,宜塘坝处建塘坝,宜打大口井处打大口井,新修、维修、硬化机耕路,预计2017年项目全面完成。项目完成后,2.5万亩农田可实现全面积管灌、微滴灌,整个项目区将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实现田园化,把项目区建成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调优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良、品质和效益调好”的原则,计划邀请林果业专家考察论证,统筹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布局与规划,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我镇优势特点,大力发展优质林果产业。加快土地流转,建设生态示范园。在晨曦、东方、中绿、信安等林果基地的基础上,结合涉农涉水项目的实施,围绕农业产业化,创办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服务实体,通过资产、资源、土地参股的形式,继续做好基地扩建工作,吸引更多的企业、合作社组织租赁土地,加快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在西安、大张、王川、苇子沟等村加大产业调整力度,计划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林果产业,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渐将安庄镇打造成为绿色林果之乡、生态宜居之地。

  稳妥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全镇6个社区,安庄社区已投入运转,其他5处社区目前正在进行装修,配备办公设施,计划今年3月份全部投入运行。简化程序,便民惠农,提升社区服务职能。6个社区中心专门设立引导台,编印《服务指南》、《政策汇编》,统一放在社区中心显眼位置,服务群众办事。设立政务公开栏专栏,有意见箱、公示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社区服务中心各窗口单位按照“定岗位、定人员、定职责,定规程、定奖惩”办法,结合社区实际和工作需要,统筹设置岗位,既对上承接,又对下服务,服务好群众的同时不使上级部署的工作断档断线;依据岗位性质、职务要求,每个社区有2名班子成员包联,确保有5名脱产干部真正沉到社区,社区两委成员和村干部确保每天各有2名坐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及时纠错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各窗口服务单位对本单位业务流程进行规划梳理,让前来办事群众通晓操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权力下放、强化服务,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新型社区组织建设,强化政府指导和职能转变,实行实现权力、责任、义务、经费同步下放到社区。依托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强化农村社区卫生、计生、养老保险、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救助服务,完善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家政、配送等服务,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把社区服务工作列入年终考核,并作为当年评先树优的依据,与年底奖惩挂钩。

  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 

  全力打造美丽文明家园

  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努力打造美丽乡村文明行动示范片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的战略部署,把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文明行动,在前期打造好生南、前丁等10个村庄美丽片区的基础上,2015年新规划西安、安家洼、高柳、孙柳、北柳、黑石、张博、大马峪、小马峪、黄家河10个村为美丽文明乡村行动片区,由班子成员牵头包保,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路段的措施,能上人工的上人工,需用机械的用机械,不计成本,不讲条件,集中治理。

  突出重点,彻底清除,扎实做好镇村环境整治工作。各村确定一名环卫监督员,负责对日常保洁工作的监管及紧急任务的统一调度,严格按照每500人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统一管理、统一着装,具体负责村街及周边道路保洁、生活垃圾收集、垃圾箱维护保养等工作。以自然村为单元规划建设垃圾池,全镇统一编号、统一管理。每年集中开展四次环境整治行动,各村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清除打场晒粮造成的秸秆撒落和常年积存的垃圾,完善“户集、村收、镇运”的环卫一体化工作流程,对镇、村主干道两侧的村居实施一体化保洁,将全镇42个自然村统一纳入环卫保洁一体化管理,实现环卫保洁城乡同步、标准统一。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行机制。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社区、村年度千分制绩效考核,在村规民约中建立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柴草、垃圾定点堆放制、门前三包责任制、村组干部包保责任制,日常保洁与每月集中突击制,对乱堆垃圾行为进行实名通报制等系列规章制度,引导群众养成按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的良好习惯。同时,结合“四德”榜建设,设立环卫一体化公开榜,加大对反面典型的曝光率,用事实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全民环境保洁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洁事业的良好氛围。

  认真围绕争创平安乡镇 

  努力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创新工作方法,维护社会稳定。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要求,根据“夯实基层基础,创新工作方法,坚持标本兼治”的稳定工作思路,建立完善信访预警机制,对容易引发群众上访的土地、财务、干部作风等问题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减少不安定因素。建立信访案件属地包案责任制,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具体承办信访案件的同志负责调查、核实和答复,确保每一件信访案件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建设,始终保持对不法分子的高压态势,在主要交通路口、人员密集场所设立监控,村级普遍建立群防群控机制,特别在夜间加强治安巡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围绕工作核心,规范计生工作。

  按照“抓基层、基层抓,抓经常、经常抓,抓重点、破难点”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计生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突出全力打造阳光计生、和谐计生,建立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统筹兼顾,实施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做好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工作。抓好“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等工作,扶持弱势群体。做好同心工程工作,在小城镇规划、道路硬化、广场扩建、剧院文体楼、司法楼、病房楼、教学楼等主体工程建成的基础上,实现敬老院搬迁改造、楼房设施配套建设,力争早日让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庞远栋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