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家教盛谈①]最好的教育从尊重开始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6-11-16 17:16:00

题记:教育不追求曲高和寡,教育不追求阳春白雪,教育就在我们身边,优良的教育润物无声,杰出的教育无声似惊雷,为引领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更好的实现家校合作共建,大众网日照频道联合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校长安茂盛推出“家教盛谈”栏目,每周三为您的教育问诊号脉。

 

家庭教育问卷调查显示:68.1%的家长说自己是“失败的家长”。甚至有专家指出,我们90%以上的家长不合格。许多家长太爱孩子,但太不会爱孩子。对于生命来说,爱当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尊重,爱就没有了方向,就成了没有智慧的爱。

所以本期话题是“最好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不是对让生命放任自流的自然呈现,也不是对生命的压抑,就是遵循舒展的原则,让每个生命通过一定的打磨,能够展示出自己独特的一面,最大限度的发挥个性,成为最好的自己。

先来举两个事例:

事例1:

三袋米的故事

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人拉扯着儿子,在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是,母亲却因严重的风湿病病倒了。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

又一个月初,同样事情又发生了。熊师傅再次交代说:“不管什么米,品种要分开,否则煮出的饭夹生。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地呵斥,坚持要求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母亲跪地大哭:“大师傅,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母亲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生活都难自理。儿子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熊师傅讲述了三袋米的故事,母子相拥抱头痛哭。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尊重是一个人的内心需要,是人性的善;尊重能换来尊重;尊重能帮助人走向成功;尊重比分数更重要。因为决定人走的更远、更幸福的不是分数,更重要的是人的品质。

 

事例2:

一位儿子对妈妈的对话——你在乎我的成绩吗?

儿子上高中两个月了,刚刚进行完入学的第一次统考。这是一段与母亲的聊天。

“你对我的成绩满意吗?”

“你对你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还行吧,感觉挺有自信的。”

“有时候自信比成绩更重要!”

“难道你真不在乎我的成绩吗?妈妈!”

“不在乎!你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在乎过你的成绩呢?”

“小学的时候,我写作业一不认真,你就把我的作业撕了,没有任何余地!”

“哈哈,我那是在乎你的学习态度。书写汉字不要求你写得怎么美观,首先必须认真,那是端正的态度问题,态度出问题了,学习肯定出问题,这个人就会出问题。

“嗯,有道理,我中学的时候你重视我的成绩,每天都关注我的听讲情况。”

“那是我在乎你的学习品行一个学生不尊重课堂就是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老师就是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知识,他的品行也好不到哪里去!

“嗯,那我上高中了,你肯定在乎我的成绩,因为关系到将来的高考呀!”

“说实话,我真的不在乎!我在乎你的是学习品质!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就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不想结果会怎样,愉悦地面对所有的过程。

“妈妈,那我考上大学后你在乎我什么呢?听人家说,上了大学就是玩乐,很轻松的。”

“儿子,等你上大学了,妈妈就一定在乎你的成绩了。你想想,别人都在玩乐,都在挥霍学习的时候,你依然坚持,最后得到实惠的必定是你自己。

“妈妈,上了高中我有很多自己的感悟呢。第一,高中只是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台阶,如果不上高中,我的发展空间就会相对小一些。第二,在学习过程中,我在班级找到一个自己突破的目标,时刻和他进行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第三、珍惜每一堂课,即使不复习,成绩也会很理想。第四、不跟别人比较,只跟自己比。第五、享受每一个学习的瞬间,收获自信。”

“我很赞成,你知道我对你大学毕业后的期待吗?”

“哈哈,妈妈,你想的很远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你将来踏上社会,我在乎你是否能够明智的选择。选择自己的事业,选择自己的爱情,这些都将左右你生命的大部分。

“这些对我来讲很遥远的,我还没有想过。”

“不着急,但是妈妈给你一个忠告-----宁静致远!只有时刻让自己的心宁静,才能让自己达到更远的境界!

儿子带着满足很快进入了梦乡,母亲却平生第一次失眠了,没办法,就让自己享受这失眠的当下吧……

给我们的启示是:

平等交流,语重心长;尊重能换来尊重;尊重能帮助人走向成功,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理想、坚强的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就够了;尊重比分数更重要。因为决定人走的更远、更幸福的不是分数,更重要的是人的品质。

 

 为此,笔者总结出尊重教育的大策略

策略1:唤醒孩子的求知欲

小学的优生不一定是初中的优生,初中的优生不一定是高中的优生,高考状元的大学毕业沦为平庸者比比皆是。原因是:求知欲不能被求分欲所代替。如果学生确实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读写能力、思考能力,在毕业之前再辅以必要的应试指导(入知道学生研究考试,了解试卷的构成、各种常见的题型的解题方法等,而不是闷头做题目),考出优异成绩不仅不难,而且必定可以胜过那些在“死练”中长大的考生。还很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就是例证。

策略2:唤醒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困生最需要补的不是知识而是心理。惩戒和补课往往越惩越差,越补越糟,效果适得其反。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唤醒自尊心和自信心。

策略3:阅读打开视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建一个“家庭图书馆”。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关键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书架放在孩子的卧室里,可以让孩子随时注意到,有益于引起孩子对于书本的注意,更有利于孩子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卧室就是书房,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书香里。提前预备一个卡片架。悬挂大尺寸卡片。书架摆在孩子的卧室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养成阅后归位的习惯,切不可一放了之。我常对女儿说:书看完了要自己放回去。小小的女儿够不着书架,我就让她拿着书,抱着她把书放回去。一次次坚持,看了书就要放回去慢慢成了习惯,你不让她放回去,她也不肯。

笔者呼吁每个家长都从今天开始,每个月给孩子买一本书,积少成多,慢慢为孩子建立一个家庭“图书馆”,为子孙后代留下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策略4:行走丰富感知

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大自然与儿童有着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儿童的一部分。在传统的中国与西方社会,儿童与大自然是亲密无间的,都主张孩子不被圈养在一狭之地。身在大自然,每个孩子放飞的是身心,收获的是成长。

当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抑或丹桂飘香、雪花飘舞的季节,不妨带着孩子到大自然走一走,让童心在田野里放飞,让生命在天地间绽放。

策略5:劳动是孩子的权利

不会干家务,很难有出息。家长应提供给孩子家务劳动的岗位,适当地“逼”和引导孩子做些家务,既让他们得到锻炼,又通过“做”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的美德,从而一步步走向成熟和自立。拖地抹桌、整理房间时给孩子留一块“自留地”;洗刷餐具、浇花喂猫时为孩子辟一块“责任田”;甚至,买菜购物也让孩子经营经营,让孩子当当家,算计算计家中的柴米油盐事。孩子对自己的“承包对象”总是会苦心经营、尽情爱护、力求规范。这样,通过家务事“承包”,激发孩子学做家务事、喜干家务事的兴趣。

 

                                 安茂盛校长

安茂盛,是一位执着的教育研究者、实践者、探索者。初结识安茂盛是在一次活动中,从言谈举止中能感受到,他是一位对新教育有崇高情怀的专家,是一位将新教育与传统文化熔炼的研学者,是一位主张推行家校合作共建的新校长。

安茂盛现任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校长,曾荣获“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市首届科研名师”“市教学能手”“ 山东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山东省兼职研究员”“全国实验教材优秀实验教师”等称号。专著《中国精神三字歌》被评为省市优质教学资源一等奖,主持推进的“习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习惯教育”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十大卓越课程”殊荣;专著《教育百思》由青岛出版社出版,朱永新老师亲自为之作序——《茂盛的新教育花园》… 《中华风》、《新教育读写月报》等多家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姚娜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