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最新新闻

秋季滋补养生须知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   2014-10-10 08:43:00

“老祖宗说贴秋膘是因为夏虚之后需要进补,中医有‘一夏无病三分虚’之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朱欣佚副主任医师表示,“秋补”还是有必要的,但何时补、怎么补有讲究。专家说,南京的秋季一般分两个阶段,前半段温度、湿度较高,以湿热为主;后半段则温度、湿度都开始下降,天气以凉燥为主。了解了南京的气候变化特点,才可以“按时对症下药”。天气湿热主要影响消化系统,人们容易腹胀腹痛,凉燥则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带来咽痛咳嗽、舌苔干燥,引起便秘。对此,秋季前半部分的饮食应清淡,适当祛湿,忌生冷油腻,后半部分应补益润燥,忌辛香干燥,适当增加蛋白质、脂类的摄入,总的来说就是选择“补益润燥、少辛增酸”的食材。

  朱主任还给大家推荐了几种适合秋季的食物,如前半段可多食用清热解毒的冬瓜、健脾补肺的薏苡仁,后半段可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银耳、润燥通便的蜂蜜、益精固肾的山药。

  很多市民对药膳很感兴趣,希望把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加入到食材中,做出药膳,用于秋季滋补。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食用药膳贵在养阴防燥,养肺为要。可以加入的中药材较多,如西洋参、太子参、山药、黄芪、枸杞、麦冬、天麻以及生姜、大枣、蜂蜜、花椒、酒、薏苡仁、扁豆等。下面就推荐一道山药栗子粥,作为入秋药膳。准备好原料:黄芪30-50克、山药100克、栗子50克、粳米200克。做法:先煎煮黄芪30分钟,过滤药渣,药汁倒入锅中,与粳米、山药、栗子同煮,米熟烂即可。它的功效是健脾益肾长力。朱主任提醒,南京的秋天湿热时间较长,凉燥往往要到10月中下旬才会到来,所以真正的入秋滋补应该再等一等。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liting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