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约 以“心”相托(组图)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4-10-10 08:43:00
医护人员走村入户筛查先心病患儿。摄影孙进军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9日讯(记者 姜帆 通讯员 孙进军 刘百元)“谢谢大家,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国庆前夕,总参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医护人员欢送来京免费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两名云南藏区患儿时,13岁的藏族女孩格茸拉姆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一边献上洁白的哈达,一边与大家一一话别。
这次治疗,缘自一次千里之外的“约定”。今年7月,总参总医院专家医疗队来到云南德钦县进行先心病筛查,专家们顶着烈日,强忍高原反应,每天穿行在狭窄而陡峭的山路上,爬高上低,走村入户,先后为200余名少年儿童进行了查体,筛出先心病患儿13名。
据总参总医院张聪院长介绍,德钦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平均海拔3200米,空气稀薄,含氧量少,胎儿或婴幼儿期间都会因缺氧而影响心脏正常发育,加上落后的医疗条件,致使这里的先心病发病率很高。
患儿格茸拉姆和孟良誉就是在这次筛查中被发现的,患病的消息迅速击垮了两个普通的家庭,高昂的手术治疗费用,更是“浇灭”了他们唯一的希望。格茸拉姆已上初中二年级,成绩优异,母亲是下岗工人,父亲在外地支教,家里生计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孟良誉今年6岁,聪明伶俐,父母都是昆明人,云南大学毕业后来德钦县支援建设,就在前不久,才刚刚把14年前的大学贷款还完。
看着活泼可爱的患儿,医疗队专家当即与他们约定,一定要接到北京进行免费手术治疗。
经过一系列沟通协调,近日,格茸拉姆和孟良誉在父母的陪伴下,终于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这次的北京之旅,对他们来说,既是幸运之旅,又是惊喜之旅,这是他们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高楼大厦。
抵京后,医院立即对他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体检和病情评估,邀请专家进行会诊,多次召开术前讨论会,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先心病患儿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患儿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其它器官损害,甚至到一定年龄无法进行正常活动。”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唐发宽介绍说。
手术开始了。手术室外,父母们在急切地等待;手术室内,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精准、细致、周密的心脏修补手术。无影灯下,显微镜前,手术刀、止血钳、缝合针依次从护士手中传来,医生们无声且有序地做着“生命”的修补,切割、冲洗、缝合、打结……伴随着一系列娴熟的动作,3个多小时后,喜讯传出,两名患儿成功接受心脏手术。
经过休养,他们很快康复。“孩子们,放心吧!通过这次手术,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会因心脏而影响升学、就业等事情了。”出院检查时,手术主刀医生陈翔自豪地说。
“这是第一批免费救治的先心病患儿,今后医院还将陆续对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的患儿进行救治,以此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作为军队医院就是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搭好军民团结、民族团结融洽沟通的桥梁。”医院政委杜福胜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li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