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最新新闻

广场舞变暴走:老年人的"抱团取暖"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2014-07-22 09:09:00

  最近,被广为诟病并经常和小区居民引发冲突的广场舞有了新动向,在江苏徐州云龙湖珠山景区,出现了多达上万人的暴走队伍,着装统一,步伐整齐,伴随着激昂的音乐,有媒体戏称是广场舞大妈们“转行”了。

  健身的地点换了,健身方式也变了,不过,对于她们扰民的抱怨却没有变——由于暴走团经常占用机动车道,干扰正常交通,和车主发生矛盾,因此不少市民呼吁对暴走进行规范。为了保障参与市民的安全,徐州警方甚至设立了警务服务站,还出动了一支电动车巡防队伍,这规格,这待遇,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有专家认为,无论是广场舞还是暴走,虽然都是以健身为号召,但其锻炼方式的科学性都有待验证。突然暴走,会超出身体的负荷,尤其对糖尿病、关节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反而有危害。

  不只是广场舞或暴走,城市公园里,还经常有自发组成的合唱团和乐队,以老年人为主,有时候还携带有大功率的音响设备,公园游客中,有驻足欣赏的,也有怕噪音躲得远远的。北京警方就在天坛公园对噪音扰民进行过整治活动,说明这种公众娱乐活动一旦逾越某种边界,不仅在公德上站不住脚,更有违法之嫌。

  但在公共空间变得逼仄和公共文化变得贫瘠的今天,广场舞、暴走等更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0万人的运动场地数量只有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2平方米,年轻人可以远足或主动调整运动方式,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广场和公园几乎是唯一的去处,和邻居等发生矛盾好像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广场舞是有点被“妖魔化”了,广场舞大妈们也基本上被定义成了一个“负面”群体,似乎就是扰民的代名词,但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当年轻人有朝一日也加入夕阳红大军,需要自己的空间去健身,也许才会发现宽容很重要。

  前不久高考期间,湖北武汉三中附近的大妈就跳起了“无声舞”,目的就是为高考考生创造安静的环境,这是一种互谅,这样的互谅多了,也许社会就会变得宽容。

  宽容很重要,秩序也很重要,健身资源的扩展以及健身方式的多样化也很重要,不能让老年人无所选择,只能选择广场这种单一的空间,而暴走在马路上既不安全,环境空气也未必好,可能和健身的目的背道而驰。

  对老年人健身和参加群体活动的心理进行研究,也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为什么很多人对广场舞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也并非所有人都出于健身的考虑,而基本上是在群体活动中找到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狂欢”的感觉,对于老年生活的落寞和无聊,绝对是一种“自我救赎”。

  所以,“身体养老”是为了健康,而“精神养老”更重要。现在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大部分生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人爱好缺乏,又习惯集体活动,退休之后,广场舞成了最好的一个选择。其实广场舞还承载了健身之外的许多功能,比如缓解孤独,增强交流,这些,或许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也有人认为,广场舞扰民事小,而如果让老年人都闷在家里,事就大了,谁都需要一个精神“出口”,广场舞属于典型的“抱团取暖”——社会要做的,就是给这种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那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liting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