娉ㄥ唽

涓烘皯鐢�  鎶掓皯鎰�  瑙f皯蹇�      鏂伴椈鐑嚎:0633锛�2186677

鎶曠ǹ淇$锛歳zdazhongwang@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健康导航 > 保健

便血误当痔疮 六成患者陷治疗误区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红霞 肖娟   2014-10-29 09:13:00

  调查统计显示,参与普查的市民约八成患有肛肠疾病,其中过半患者没做过系统检查,近六成肛肠疾病患者因在治疗上太过轻敌,久治不愈,导致病情不断升级。

  专家认为,武汉市民对于肛肠疾病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痔疮”上,随之带来的治疗误区,让患者走了不少弯路。本期专访武汉东大中医肛肠医院肛肠专家袁宇驰主任,为肛肠病患者治疗痔疮支招,市民可拨打本报热线027-82359820咨询详情。

  一念“痔”差:

  老病号险把肠癌当痔疮

  多年便血的经历让老杨时刻都备着痔疮膏药,近一年来,他意识到情况不太对:用药之后,便血非但没有得到缓解,还有黏液从肛门处流出来,时常感觉腹部隐隐作痛还有膨胀感。

  在家人的催促下,杨先生急忙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在距其直肠肛缘约6cm位置发现1个约2.9cm×3.5cm大小,呈亚蒂的绒毛状异物。进一步切片化验表明,异物属于直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直径大于2CM,癌变率高达50%。

  袁宇驰主任表示,大便时出血或者大便中带血是典型的消化道疾病,预示着人体内部发生病变。杨先生情况尚属幸运,由于病变位置较浅,可以手术干预切除。

  十人九“痔”:

  老观念掩盖真实病情

  受“十人九痔、便血就是痔疮”这类老观念的影响,我国早期肠癌误诊率高达10%-15%,超八成患者确诊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

  统计显示,大肠癌早期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专家提醒,一旦出现便血就要及时检查确诊病情,规范检查可及时揪出恶变讯号。

  武汉东大中医肛肠医院采用的电子肛肠镜“微检查”技术:利用精细软管介入病灶采集图像,患者无明显痛感,再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微治疗”方案,能让肛肠患者及早接受规范治疗指导,少走“冤枉路”。

  细“痔”入微:

  微治疗解除便血隐患

  80%的肛肠患者都有对痔疮手术“痛如分娩”的惧怕,袁宇驰表示,肛门周围组织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而且是由具有痛觉纤维的脊神经组成,血管分布密集,所以对痛最为敏感。除了痔疮手术,肛瘘、肛周脓肿都非常疼。

  与以往粗线条的治疗理念相比,武汉东大中医肛肠医院主推“微治疗”方案,一改传统手术创口大、出血多、疼痛难忍的弊端,采用套扎的方式减少充血和淤滞,自然产生萎缩、坏死、脱落,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为解决患者普遍反映的术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难题,该院术后配合纯中药熏洗换药,药物透过皮肤被疮面的肉芽组织吸收,温热药液蒸汽能使局部气血经络得到温通,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活血化瘀,促进创口愈合。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liting
分享: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