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高振玲:用热血,温暖一座城

来源:日照市中心血站   作者:   2017-10-19 14:00:00

6500ml鲜血,是什么概念?

一个人全身的血量约为体重的8%,也就是说,一个体重120斤的人体内大约有4800ml血液。

十几年来,高振玲已陆续献出6500ml鲜血,远远超出她全身的血量。

日照,心动的符号

1994年,高振玲背上行囊,孤身一人从老家临沭来到日照。彼时,日照刚刚升格成为地级市,这个满怀热情与梦想的姑娘,从此与日照这座年轻的城市一起,奋斗、成长。

“那时候父母也是舍不得,不过他们最后还是尊重了我的选择,放手让我来到了日照,这个让我“心动”的城市。”   

20021231,是高振玲第一次献血的日子。“因为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记得特别清楚。从那时候开始,之后每年都会献血。”高振玲笑着说道。

“作为血站人,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电话需要24小时开机。因为这个行业比较特殊,特别在节假日、有大型活动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突发事件。一旦有突发事件,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随时一个电话,就必须马上到工作岗位。碰到那种急症需要用血的病人,接到电话,必须在15分钟内发车。这是市中心血站的郑重承诺。

“很多时候,我们把午饭从食堂打回来后根本顾不上吃,等忙完了手头的工作,饭菜基本就凉透了。有时临床需要成分血较多,还不是一种,有2℃—6℃保存的,有22℃保存的,还有零下30℃、零下80℃保存的……不同的血液成分,要求储存的温度也不一样。所以在发放的时候要求也不一样,部分冰冻储存的需要解冻,步骤很复杂。”

2009年秋天的一个夜晚,高振玲突然接到消息,市医院一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DIC)。这种病非常凶险,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DIC的抢救成功率还不到10%。时间就是生命,稍有耽搁,襁褓中的龙凤胎兄妹将失去妈妈。更为棘手的是,病人需要的是AB型血,平均十人中只有一个,而急需的冷沉淀和血小板库存也将用完。

“为此,我们血站专门成立了抢救小组,很快与广播、电视各大媒体取得联系,向社会发出呼吁,号召大家奉献爱心,抢救双胞胎的母亲。当晚,一直到凌晨,很多人自发来到血站,排着长队献血。”

那一夜,高振玲和成分科的姐妹们不停地采集血小板、制备冷沉淀,保证病人及时输注。终于,产妇转危为安。

拖着疲倦的身躯,高振玲回到了家。打开房门,她怔住了。女儿孤独地缩卷在沙发里,身上只搭了件羽绒服,她知道女儿在等自己。轻抚着女儿的头,高振玲的眼泪夺眶而出……

“在我们血站,像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全年不分公休节假日,随时待命,一个电话打来,必须马上到岗。一旦你的动作跟不上,对于病人来说,失去的就可能是一条生命。真的是责任重于泰山。”

温暖,会“传染”

温暖、正能量,往往会相互“传染”。

“很多时候,一个人献血会带动一家人。像我哥哥、弟弟、嫂子、弟妹、甚至同学……都被我带动着献过血。还有我女儿,她今年17岁了,我跟她说:一旦到了你18岁,为了见证你成人,一定要去献个血。她也很高兴地答应了。女儿是A型血,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A型血。”

对于女儿来说,有这样一位妈妈,也是自己的骄傲。“家里的献血证有一大摞,她经常在学校说,我妈妈的血挽救了多少多少人,很是自豪。”

其实对于女儿,高振玲心里有很多愧疚。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我一起加班。等稍微长大点儿,就一个在家了。每当我出门,还会很懂事地跟我说‘妈妈你放心地去加班吧,我在家看到你科室的灯光,就不害怕了。’”

父母的言行,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受妈妈身上正能量的影响和感染,女儿也是一位很有爱心的女孩儿。

“每次走在大街上,只要看到路边有乞讨的,她都会把自己的零用钱全部掏出来。帮助别人,不求任何回报,她自己会感到很快乐,在学校里人缘儿也特别好。”提起女儿,高振玲也是满满的自豪,为女儿的善良而骄傲。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高振玲每次献完血,都不休班,而是直接继续工作。

“除了第一次献血采了200ml,后来每次都是400ml。有一次,还采了双人份的血小板,整个献血过程,就要一个半小时。我是O型血,和其他几个同事被戏称是站里的‘应急血库’,一旦有需要、遇到危急情况,就要马上冲上去献血。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是真正体会到了一袋血、一条命的含义。”

2003抗击非典、2008汶川大地震赈灾备血、2010全运会备血,许许多多的工作中,都留下了血站人无怨无悔的身影。不知多少个节假日,他们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只为了那些危重产妇、车祸患者、急症手术的朋友……

2011年,高振玲就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铜奖,期间又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成员,随时准备着为配型成功的患者捐献骨髓。

“我们血站的人,人人都献过血。而且除了极个别体质不符合要求的,都献了血样到中华骨髓库,一旦配型成功,都会义不容辞地捐献骨髓。因为我们知道,这对于需要的人,意味着什么。”

“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只要一到单位,立马就又精神抖擞了,就觉得有股劲儿、有种责任感在支撑着自己。有时候,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高振玲笑着说道。

 

责任·能力·莫负光阴

有多大的能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对高振玲来说,更是如此。

“我的性格外向、积极向上,其实人负责的事情越多、承担的越多,反而会越有精力,因为会有种责任心在里面。”

2006年,高振玲所在的科室被授予“全市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先锋岗”;2009年,个人被授予“全市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2010年,获日照市“巾帼岗位明星”称号,2015年荣获日照市“职业道德模范”称号,多次被评为单位及全市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之余,高振玲喜欢运动。924日,日照市举办了国际马拉松比赛,高振玲报了3.6公里的迷你马拉松。

“之所以敢报名,是因为平时有健步走的习惯。当工作很累的时候,走一走反而会觉得轻松些。除此之外,游泳、打乒乓球也是比较喜欢的运动。我希望自己永远处在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只有充满了热情,才能把工作做好,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到我这个年纪,一般人不会再去学习了。但可能跟我受的教育和性格有关,我很喜欢学习。曾自学了心理学,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营养配餐师证。周末如果不去听个讲座、学点什么,就会觉得虚度了光阴。‘三人行必有吾师’,真的很有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这种精神,才会越来越优秀。”高振玲如是说。

血的颜色,刺目,却又象征着无尽的热情;

血的温度,滚烫,却又代表着无边的温暖。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方能倾尽全身的鲜血?一个人,又需要有多少的毅力,方能十数年如一日,不改初心?高振玲,正是这样一个人,用一身热血,温暖了一座城。

(通讯员:王丽莉)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姚娜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