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献血让生活更健康——日照市无偿献血模范张守芳

来源:日照市中心血站   作者:   2017-10-19 11:03:00

大众网日照1019日讯(通讯员 王丽莉)初次见到张守芳时,他给人的感觉不是很魁梧,但却很精神,虽言语不多,却很质朴。在他打工的工厂办公室里,和他聊起无偿献血这件事情,他显得非常高兴。谈起第一次献血,他说纯粹是出于好奇之心。

好奇,开启了无偿献血之旅

2002329,东港区陈疃镇北疃村的张守芳正准备到地里干活时,村里的大喇叭响了:“广大村民请注意,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到了镇卫生院,开展无偿献血,请年龄在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村民到村办公室报名。”出于好奇之心,张守芳就和村里的其他村民到村办公室报了名,并在村委的组织下去了镇卫生院,经检查合格,张守芳成功献血200毫升。谈起当时的情景,张守芳说:“当时,人们对无偿献血的了解远没有现在普及,村里很多人存在顾虑,很害怕,我对无偿献血也是头一次听说,但没有那么害怕,好多女同志都去了男同志怕啥呀!献完血后,身体不仅不觉得难受,反而感到神清气爽,一点儿也不耽误干活。第二年,村里再次号召村民参加无偿献血时,我又参加了献血。其实,就算村里不再通知,我也会坚持无偿献血。之后,我每年都会去市中心血站捐献两次全血。去的次数多了,关于无偿献血的知识我也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了可以捐献血小板后,我又改献每月都可捐献一次的血小板。从2009年开始捐献血小板,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从第一次的200毫升起,截止到现在,张守芳一共参加献血9次,捐献血小板91个治疗量,累计献血量9000余毫升。聊起身边的人对无偿献血的不理解,甚至顾虑到献血会对身体有副作用时,张守芳说:“其实在农村干活,平时一不注意很容易出现磕磕碰碰,有时受伤流的血比献血的量还大,对身体都没有问题,我现在坚持献血,不仅对身体没有坏处,而且还有好处呢!”

现在,每隔段时间张守芳都要算算自己是否到了规定允许的献血周期。“每次献血后,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都会给我发短信,这些信息我都留着,我会经常调出短信看看,到了时间我就自己去中心血站捐献,跟本能一样,忘不了。”张守芳笑笑说。

爱心,通过献血得到了回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无偿献血者在救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身心也得到了洗礼。聊起献血的好处时,张守芳非常高兴地说:“自从我坚持献血,原先患有多年头痛的毛病从开始献血就逐渐减轻,在坚持献血三四年后,我头痛的毛病就消失了。以前因为头痛到医院检查也找不出具体原因,医生告诉我说可能是血液粘稠度较高导致的血管性头痛,医生给开了药,作用也不明显,是献血的坚持,彻底根除了我头痛的毛病。”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张守芳和血站工作人员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从一开始的不了解,到开始关注有关的献血政策、献血知识,进一步学会了看有关的医疗书籍,增加对血液的各项指标、功能了解,也知道了自己是A型血,对坚持适量献血对人体的好处有了进一步的加深。通过适度献血,不仅可以刺激血液再生,加速血液的新陈代谢,同时也通过献血实现对血液中毒素的排除,确保了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从2009年张守芳开始了捐献血小板,这一方面得益于平时对无偿献血知识及无偿献血政策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对生命的敬重。张守芳说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敬重生命,才能使得献血工作具有意义。

生命,彰显献血的重要

和张守芳聊起献血对生命的意义时,张守芳说:“自从开始坚持无偿献血后,我就学会了对身边、周围的人和事的观察与了解,特别是在陪母亲到医院看病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病人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输血时,医院又因为血液来源不足,导致有些病人不能及时进行治疗,看着病人家属那焦急的神情,特别是病人本人对生命的渴望的眼神,无偿献血的正常开展就显得那么重要和神圣。”是的,权利与富贵,在生命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健康是一切的基础,维护生命的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谈到张守芳参加了那么多次献血,贡献了那么多的新鲜血液,每次仅仅是得到了一本献血证而又没有精神奖励和物质补助,很多人对此不理解,说他傻时,张守芳很认真且很平静地说:“无偿献血,本身就是国家提倡的,如果追求那些虚名和利益,那与卖血的人有什么两样?其实这些年我坚持献血,无非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救助,让更多的人因为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而健康地生活。每当在医院里看到许多病人因为在需要输血的时候都能够及时得到血液,病情在逐渐减轻或治愈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健康的生活又回到了他们的身边,就感觉自己的生活同样充满了健康感和幸福感,所以做好自己最重要。今年市血站通知我申报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一开始我没有准备参加,后来经了解,这是对自己坚持无偿献血这么多年的肯定,还能留下一份纪念,所以我才同意参加评奖。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使人留恋,自己做的事情因为有了纪念意义才能让人倍加珍惜和坚持。”朴素的话语,真情的流露,冷静的思考,让我们对眼前这位来自农村的无偿献血者有了更新的认识,其实张守芳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家在农村,家里的农活,务工的任务都需要他承担,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但张守芳凭着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责任担当,使他收获了快乐的人生和健康的体魄。谈到今后的打算时,张守芳认真地说:“只要自己的身体符合献血法的要求,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是的,正是有了一个个像张守芳同志的爱心人士的付出与坚守,才使得无偿献血事业被传承、发扬,也正是有了无数自愿响应国家提倡的好公民,他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才保障了更多人的生活质量,提升了全社会的健康指数,壮大了全社会的好人团队,使得社会正能量在新常态下焕发生命力。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姚娜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