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世界帕金森日| 让我们远离“僵硬与颤抖”!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佳   2017-04-10 10:11:00

                         

                         

2017年是帕金森病命名200周年,今年的411日是第21个世界帕金森病日,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已有大约200万帕金森病患者,每年新发病的患者人数高达10万人次以上。在整体人群中的患病几率为0.1%,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为1.7%,高于90岁的人群几率为6.1%。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致残率呈升高的趋势。

大众网410日讯(记者 宋佳 实习生 李东东 通讯员 韩崇伟)49上午,日照市人民医院“医学博士进社区”科普宣讲活动再次走进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由神经内科吴林博士为居民奉献了一场关于帕金森病的患教活动,讲解了什么是帕金森病、常见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等,并结合诸多病例进行讲解,详细地回答居民疑问。

第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及神经内科的医务人员在现场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填写健康档案,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为使广大帕金森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治,市人民医院于近日开设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病门诊,旨在确保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更对晚期难治性帕金森病的处理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方案,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使诸多患者的生活功能得到极大改善。

相关链接:

帕金森病(PD)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渐进性变性疾病,会损害患者的运动技能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病因尚未明了,普遍认为帕金森病并非单一致病因素,很多因素可能参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多种机制联合作用才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谁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

帕金森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两种,迄今为止,原发型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继发型帕金森病则多由脑炎、脑动脉硬化或锰中毒等原因所致。某些药物如利血平等也可引起帕金森病症状。

帕金森病最先出现的征兆有哪些?
颤抖:颤抖是帕金森氏症最常见的病征,患者单边或双边的手臂会不由自主地抖动。此外,双腿、双脚或下巴也会有抖动的现象。稍微动一动正在颤抖的部位,可使抖动得到缓解。通常睡眠时不会出现抖动的现象。
四肢僵硬: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变得很僵硬,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有困难,尤其是扣小纽扣、搅拌液体等精细协调动作时易出现。
运动迟缓:帕金森病患者的动作迟缓,慢到像电影里的“慢动作”。正常人抬手、握拳只需几秒钟,但帕金森病患者可能要花1~3分钟,做得非常慢而且笨拙,尤其是在精细动作上更慢。同时,帕金森病患者眨眼也会变慢,1分钟内可能只眨眼几次。此外,面部表情呆、木讷,感觉老是盯着人看,还有的患者嘴巴张开合不拢,甚至流口水。
特殊姿势:患者屈肌张力较伸肌高,故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前伸、躯干前屈前倾、双上臂内收、双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等。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这并不代表帕金森病就是绝症,我们可以通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逐步攻克它,这“三驾马车”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石,若无效时可考虑手术介入,但这两类疗法疗效有限,因此康复治疗的参与势在必行。康复治疗易被忽视,但却能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大获益,应当贯穿始终、伴随一生。

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多样,可根据患者的各项功能状况,选择若干项患者喜好的运动训练的内容进行,但需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避免劳累,并充分利用患者自身具有的良好的视、听能力来帮助运动的能力,还要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性运动训练。

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不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被称为“老年杀手”之一。其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2.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

3.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4.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

5.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若能针对引起其发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病和延缓病程进展是有益的。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姚娜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