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为何民告官越来越少 那是老百姓用脚投票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14-03-12 10:53:00
读完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几乎所有类型案件的审结数量都上升了,只有被称为“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除外。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1016件,审结9716件,比2012年分别上升3.2%和1.6%;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21.7万件,审结、执结1294.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7.4%和4.4%。
与之形成对照的数字是,2013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2.1万件。2012年是12.9万件。
“只有‘民告官’的案子审结数量变少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侯欣一疑惑,“是政府的工作更让人民满意了?还是民告官的胜诉率太低所以老百姓都不打官司了?”
沿着侯欣一的思路,记者查阅了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的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各级法院共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3.6万件。这意味着,连续三年,“民告官”案件的审结率都呈下降趋势。
“整体上来看,行政争议的数量总体上在增加,诉讼相应也增加才符合常理。现在争议在增加,诉讼却在减少,说明里面可能有一些不正常的东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怀德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
他发现,近年来行政诉讼案件的上诉达70%左右,而申诉率则达到8%左右。 1990年10月1日,我国第一部《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允许老百姓起诉行政机关的法律制度设计。
但在《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24年后,马怀德对“民告官”的现状并不满意,“诉讼过程中会受到各式各样的干预。”
在马怀德看来,这种干预会出现在立案之前,“一些法院会找各种理由不予受理”;也会出现在结案之后,他曾听说有一个地方,法院裁定撤消了某一个行政机关的行为,结果该行政机关马上又做出了一个完全一样的行政行为,来来回回法院撤销了10次,行政机关做了11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军也关注到了12.1万这一数字:“老百姓是会用脚投票的,看了十几年知道行政诉讼不容易赢,肯定不愿意再去打官司。”
他强调,恰恰由于“民告官”的特殊性,才更应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行政诉讼实践中感到公平与正义。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