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贯彻落实保监会、财政部印发的《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要求,日前,平安产险首份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保单正式生效。截至目前,该产品已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广州等多地正式出单。
据悉,自2015年4月“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立以来,包括平安产险在内的41家共同体成员公司整合保险行业承保能力,在保监会指导下开展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业务。经过反复测算,让地震巨灾保险产品以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投入市场。现阶段,城镇居民住宅每户的基本保额为5万元,农村居民住宅每户基本保额为2万元。此外,居民还可在此基础上与平安产险协商确定保险金额,运行初期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保险责任覆盖4.7级(含)以上且最大烈度达到VI度以上的地震,及其引起的海啸、火灾、火山爆发、爆炸、地陷、地裂、泥石流、滑坡、堰塞湖及大坝决堤造成的水淹等各个维度的次生灾害。
平安产险方面表示,为服务经济社会、保障民生安危,平安产险长期在应对巨灾风险方面开展深入探索,除了参与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外,还不断从自身的服务流程进行梳理,做好巨灾后应对工作。近年来,在“威马逊”台风,“鲁甸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平安产险均在第一时间快速启动大灾十项应急救援举措,主动快速开展救灾、爱心援助及理赔服务。在刚刚过去的“阜宁龙卷风”灾害中,平安产险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开展人伤慰问,并通过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利用“电话直赔”等线上理赔服务举措,事故发生后仅40分钟即完成一笔车险理赔。
与此同时,平安产险还不断利用新科技为更多客户提供巨灾风控服务,已通过大数据、LBS(基于位置服务)等创新手段,建成国际领先的“鹰眼(DRS)”系统,收集了中国64年137条9大类自然灾害数据,通过建模可判别11.8亿个物理空间的量化风险,尽可能帮助客户将风险前移。
平安产险表示,未来将落实保监会部署要求,持续推动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工作扎实开展,并在未来一段时期,致力于推进覆盖洪水、台风等主要自然灾害在内的巨灾保险制度建设以及巨灾应对服务工作,实现巨灾保险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改善民生保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于中国平安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中国平安(全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建成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为方向,目前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拥有约87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和约27.5万名正式雇员,并拥有1.09亿个人客户。根据2015年年报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4.77万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342.48亿元。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平安养老险为中国第一大养老保险公司;旗下平安银行为国内首家股份制银行,2015年实现净利润218.65亿元,总资产达2.51万亿元;包括信托、证券、资产管理等在内的投资业务也是中国平安重要的业务支柱。此外,中国平安积极开拓包括陆金所、万里通、平安好车、平安好房、平安付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并在规模与用户数方面显著增长。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平安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42亿,移动端用户增长迅猛,APP总用户规模达1.07亿。
中国平安在《福布斯》最新一期“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名列第20位;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领先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6位,并蝉联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除此之外,在英国WPP集团旗下Millward Brown公布的“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中名列第5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