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王文指出互联网金融“发烧”年代已经过去

来源:新华网   作者:本网记者   2015-11-27 08:39:00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国际论坛上做了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

  早在2013年,我们研究院就投入到了互联网金融研究之中。那个时候,我们接到一些研究任务,讨论是否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如何监管,因为2013年已爆发出不少互联网金融的负面事件了。于是,我们开了数场研讨会、调研会,得出的结论与政策建议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因为我们感觉到,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很脆弱,过早推出监管政策,可能整个业态就会死掉,说不定就没有余额宝、滴滴打车以及这两年巨火的“双十一”购物了,因为这背后的支付、清算、借贷等都与互联网金融相关。

  我相信,那个时候,许多智库都是这么想的。这也正是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六十大条改革内容,却没有提“互联网金融”这个词的重要原因。要知道,2013年已被许多人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巴巴都要到美国上市了。

  随着后面互联网金融负面事件的增多,比如,一些众筹变成了非法集资、越来越多的P2P公司跑路,互联网金融界越来越成为鱼龙混杂之地。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互联网金融,接着还见了一些互联网金融大佬。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还用“异军突起”来形容互联网金融,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11个字。2015年10月中旬,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对互联网金融提出更具体的要求:“鼓励互联网金融依托实体经济规范有序发展”,里面的两个具体要求是:一是“依托实体经济”,二是“规范有序发展”。

  11月初,“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首次纳入“互联网金融”,共9个字,叫“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其中“规范”二字是重点,这实际上正式宣告了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年代的结束。

  事实上,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0个部门已经推出《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比如,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P2P、互联网支付等概念进行了定义,这实际上正式宣布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将迎来规范化、法制化的时代,标志着互联网金融进入了监管时代。

  从社会的角度看,《指导意见》的根本目的在于,控制人性在行业野蛮生长中出现的贪婪,以及行业本身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当然,更重要的是,《指导意见》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给了整个行业一个宏观指导意见。

  从很大程度上讲,中央和各个部委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一直以底线思维的逻辑,持渐进的、包容的、整体上支持的态度。毕竟,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部分填补了传统金融的市场空白,部分缓解了“金融抑制”现状,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的作用也是积极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从中央的角度看,只要不真正伤害到社会公众的利益,还会让互联网金融的这粒“子弹飞得更久一些”,然而,今年夏季的那场股市振荡,场外融资高达数万亿,互联网金融到了不得不接受监管和规范的地步。

  今天有五六百位企业家在,作为一名智库学者,在有限的时间里,除了分享宏观政策背景之外,我更愿意与大家分享几句粗浅的真心话。

  第一,互联网金融还会有大发展,但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发烧”年代已经过去。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时代,仍然需要努力创新,但需要规范经营,更重要的是,要放弃通过互联网金融手段一夜暴富的幻想。

  换句话说,通过投资、入股,企业家们还可以在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信托、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方方面面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红利,毕竟,数千万个小微企业需要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贷款,数亿人都享受着微信红包的快乐,广大农民工朋友对互联网金融的产品也不陌生。这些都是行业潜力所在。但是,互联网金融红利,不等于福利,更不等于暴利。要放弃幻想,中国已经不可能再出现第二个马云了,也不要幻想自己会成为马云。

  第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没有改变金融的核心特征,伴随着价值的时空转移,同样会出现风险以及风险防范。金融的基本内涵就是价值的时空转移和交易。异地存取,那叫这里的钱,那里花;按揭,那叫未来的钱,今天花;保险,那叫今天的钱,未来花;当然,还有证券,有可能是你的钱,别人花。互联网金融只是在渠道上借助了互联网的手段进行了拓展,比如,有了更广的交易范围、更高的交易频次、更多的交易人数等等,但在产品设计、结构和交易特征上,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股票、债券、期货、信托、期权,加了一个“互联网”的姓,但还是金融的“娃”。

  所以,不要以为谁都能做金融。我在许多地方调研,一些原本实体经济做得不错的企业家,也来咨询我能不能开一家互联网银行、开一个P2P公司,我通常都劝阻。金融不好玩,互联网金融更不好玩。实体经济搞不好了,多少还能见个砖瓦厂房、货物资料;金融搞不好,就是血本无归,互联网金融搞不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我并不是让大家别玩互联网金融,而是说,要玩,就得花精力、时间和投入,要了解技术,了解市场,了解政策,了解规则,等等。这些投入丝毫不比搞好实体经济的投入更少。互联网金融不应也不会是资本暴利、非法集资的温床。

  在中国,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实体经济需要“工匠精神”,互联网金融恐怕也要有“工匠精神”。认真服务每一个对象,服务于真正有需求的人,做精做细每一个产品,这不仅是实体经济的要求,同样也是互联网金融的要求。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王雪雁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