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地村的实践: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2015-11-19 08:48:00
十月的大荒地村,成片的稻田已经收割完毕。夕阳西下,从一栋栋具有满族风情的院落里走出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恬静的秋日风光中沿着稻田旁平整宽阔的塑胶道慢行。这样一幅现代田园风光来源于东福米业董事长刘延东对“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发展路径的大胆探索。
大荒地地不荒,现代农业显身手
田地里安装上了摄像头,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监控大厅里的工作人员随时可以查看庄稼的生产状况。除了可以看到育苗、插秧、收割、仓储、加工等生产流程的信息化监控大厅,这家坐落在大荒地村的公司还拥有10万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基地、75台太阳能无线监控设备、一座气象信息作业站、两门火箭炮等现代农业设备。
东福米业现代化监控系统(人民网王嘉澍 摄)
人民网采访组在东福米业深切感受到,运用现代化农业设施和信息化平台,传统农业实现了向现代农业的飞跃。
1998年,位于吉林市区西北部的大荒地村成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改造区,土地种植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农民收入并没有得到大幅改善。“不管到啥时候,你改造了田,改造了地,目的是什么?农民得增收啊!” 彼时还在镇政府当司机的大荒地村村民刘延东意识到,种好地后关键要把粮食卖出去,而且附加值要高。于是,2000年,刘延东买下了一家加工厂,靠加工大米淘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着农业政策利好的逐步释放,2003年,刘延东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从二产连接一产,种植与加工齐头并进。2007年,东福米业将业务扩展到服务业。发展至今的东福米业涵盖了农产品种植、加工,以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格局。刘延东笑称:“大农业的格局实现了。”
据介绍,东福米业5000多公顷的水稻种植基地,实施农场化、标准化的种植管理模式,通过500多台套的农业机械设备,从育苗—施肥—翻耙地—插秧—田间管理—收割―运输,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统一标准、精耕细作、降低成本、增产增效,通过机械深松整地,推行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肥力。
刘延东还重视生态种植方法的使用,每年定期对水稻种植基地的水源、土壤、空气环境进行检测,施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稻田养鸭、养蟹、养鱼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同时提升了水稻的品质。
如今,在东福米业的种植基地,有一小块全封闭的土地,这块地用黄豆发酵做底肥,EM菌无害化处理,产出来的大米100块钱一斤。现代化的经营手段,让大米也成了“奢侈品”,获利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大荒地村的村民。
土地流转,村民开始市民化工作和生活
2010年,依靠东福米业逐步发展起来的刘延东,成了大荒地村的村党委书记。成了村里带头人的刘延东既要为本村农民着想,也要让企业发展,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成了最好的选择。如今,“离土不离乡、上楼不失地”的愿景已成了兑现的诺言。
2010年3月,在土地经营权不变、农民自愿的双重条件下,大荒地村以每公顷1.3万元的价格,每公顷2500元国家直补归农民自己所有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全村700公顷土地全部流转,由村委会统一管理。村委会成立水稻种植公司,与东福米业签订生产订单,对流转后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完成土地流转的农民在年初就能拿到土地的全年收益。
解决了土地流转,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接下来是稳定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刘延东靠的是产业支撑。东福米业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愿意种地的去种地,愿意养殖的上我牧业公司四个厂子去”,刘延东说。村里的年轻人也可以选择在东福米业下属的服务公司上班。集团上上下下共一千多就业岗位,其中80%是当地村民,农民摇身一变都成了产业工人。
大荒地村党委书记、东福米业董事长刘延东(人民网王嘉澍 摄)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刘延东深知农民的故土情节。在刘延东看来,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人即便从土地中解放了出来也不会轻易离开土地,离开家乡;其次,农民进城就业、居住的难度也非常大。所以,刘延东又开始了带领大荒地村就地城镇化的征程。
如今,大荒地村已建设起了100多栋具有满族风情的新居,900多户农民住了进来。新村落中还建有老年公寓,村里65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入住。自来水供应、房屋供暖、污水处理等设施和服务一应俱全,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村里还有一所与吉林市人民医院合作建立的卫生院,建成公共浴池、大礼堂、健身广场、高档篮球场、公路、草坪绿化等涉及村民生活的环境设施及配套设施,九年制义务学校和商贸中心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村民不用出村便可以在公共服务方面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待遇,实现了就地上楼、就地就业、就地就医、就地上学、就地购物的就地城镇化建设。
带头人刘延东:咱不能有私心
大荒地村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只是吉林省推动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来自吉林省农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吉林省土地流转面积逐年递增。截至今年6月,吉林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683万亩,同比增长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取得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不断涌现。
我们注意到,吉林省日前发布的《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提出,到2025年吉林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不少举措正是刘延东和大荒地村的具体实践。《规划》指出,未来10年内吉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包括: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农业结构调整、高标准农田、水利现代化、现代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种业、“互联网+”、科技创新与应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化服务体系、气象为农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品牌、农村金融、一二三产业融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刘延东说,“支持农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了,政策越来越多了。我们心里越来越有底了”,“要改变家乡面貌,让中国的农业在我这里杀出一条血路。”
刘延东很健谈,但说话实在,不加水分。针对“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他表示,“村企合一”不是合到一块就什么都在一起了。“账目分开的,村是村,企业是企业,村里的产业,我们论证完了就上,企业这边也是有项目,说这个项目应该上,哪块符合条件就上哪个,但是,村那本账永远在村子那块。我是不看那个的,那有村长。”他说。
“我有一个基金,我的基金是什么意思?不是外面来的,就是我的收入。不够的,我都不用企业的。这是我自己的基金,但不是我自己的钱,我是搁到村子里面,这钱和村子一点关系没有,和企业也没有关系。这些钱足够其他的这种公益事业。”刘延东进一步解释道,“管理模式就在这一块,就是我统一了,但是,你不能什么都在一块做。该合的合,该分的分,管理上合,符合发展要求的,咱们得统一思想。”
刘延东说:“什么事把老百姓排在第一位,咱不能有私心。”正因为这样,2014年大荒地村实现村集体资产积累300万元,人均纯收入2.8万元。刘延东用自己的基金做村子里的公益事业。他笑着说:“在他们(农民)身上算计钱,你富不了。你给他们拿钱,你也穷不了。”
责任编辑:王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