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艺·匠心】日照乡土工匠系列——蒸花馍的李村马德彩

2019-01-18 10:07:00 来源: 大众网日照·海报新闻 作者: 贾小亿 宋俪 孙瑜泽 王明硕

隆冬时节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李村窗明几净的合作社里,巧手媳妇们正在蒸制花馍。56岁的马得彩和几个老姐妹围坐一团,她们或和面,或揉搓,或挑压,欢声笑语间,普通的面团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个惟妙惟肖、寓意吉祥的艺术品。

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也称“面花”。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的李村素有“花馍之乡”的美称,蒸花馍的习俗在这里已有百年的历史,每逢新年、节日、生日、婚庆、寿诞、婴儿满月等重要场合,村里巧手妇女蒸制的花馍都是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而马德彩则是村里巧手妇女中的佼佼者。

娘家与婆家同在一村的马德彩从小就耳濡目染,小时候放学一回家就围着锅台转悠,学着做花馍。而捏制花馍也是女红比巧手的一种方式。从选材、拌面、揉面,到捏形、醒馍、蒸制,马德彩的一双巧手在看似简单的花馍制作流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入时令蔬果汁拌成的七彩面团被老面引子发好后,在普通的剪刀、菜刀、小叉子的辅助下,象征多福多寿的“枣山”,寓意团圆的“花好月圆”,一个个精巧可人、颜色鲜亮的花馍在马德彩的巧手下相继诞生。

“快到新年了,明年是猪年,多做几个生肖小猪,不仅看着好看,也喜庆。”马得彩用筷子在彩色面团上一压一提,两个眼窝就出现了。“这些面团用的面粉都是今年收的麦子磨的,和面的时候加上南瓜汁、紫薯汁、菠菜汁,就有了颜色,看着漂亮,吃着美味,还健康。”

做好的花馍放入农家大锅,花馍便迎来了最后一道工序——“蒸馍”。蒸馍的火候有讲究,要用木柴小火慢蒸半个小时,容易散落的部件要用牙签固定,保证在蒸馍过程中花馍不散落,只有技术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

李村花馍以自家种植的当年新麦为原材料,蒸到一定火候时,从锅缘溢出的热气里透出沁人心脾的麦香,令人垂涎不已。出锅后的花馍造型饱满,香气扑鼻。花馍的制作用蔬菜汁来调控颜色,不添加防腐剂和色素。因此,虽然出锅后的花馍不能久存,但是它作为蕴含传统文化和美好愿景的民间艺术,一代又一代传承和发展了下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zhuangyuanyuan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