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半马组织工作或存疏漏 还原猝死小伙最后24小时
来源:云南网 我有话说 2014-05-27 23:43:00
秋实(左)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龙宇丹 翻拍
前天,20岁的冯秋实倒在半程马拉松赛场上,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昨天,秋实的家属情绪难以抑制,经过多次协商,他的12名亲属才开始听取相关部门的通报会。由赛事组委会、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呈贡公安分局、呈贡区医院、昆明市医院管理局、昆明冶金专科学院6单位联合举行通报会,由涉及此事的相关部门向家属介绍总体情况,并听取家属意见、了解更多情况。
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首先通报,秋实通过网上报名,5月24日,与其他参赛人员一样,到文广体育局领取号码并签署报名单。
●事发经过 民警两次上前询问
针对当日事发时的情况,呈贡公安分局表示,当日7点所有分局民警已到位进行安保工作。事发路段由呈贡雨花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及3名保安负责彩云路云南驼峰街地铁站第一出口在进行管控,10点20分时,发现冯秋实摇摇晃晃、几乎要跌倒地在向前跑,当时民警上前询问:“还能坚持吗?”秋实表示可以。但在跑出去10米左右后,他摇晃得更厉害,民警急忙上前询问并搀扶他,这时,秋实的身体软了下来,靠在民警身上。民警将秋实扶到路边,一名保洁员将简易凳子拿给秋实坐着,并给他扇风。之后,一名志愿者来到秋实身边,并请民警联系120。而此时,身边的保洁员发现秋实眼睛向上翻且腿脚冰冷。在指挥中心调动下,120来到现场,一名保安及群众将秋实抬上救护车。而在该路段只有车流量监控器,并没有实时监控摄像头。
对此家属提出疑问:“参与救护的人员是否有急救能力?”
分局负责人对此回复:“民警只负责安全维护,属于义务搀扶。没有能力开展救护。”
●抢救过程 现场检查已无心跳
呈贡区医院介绍,当日比赛中医院共分为院外院内急救,在人员配置上均按照组委会要求。当日,现场救护车在10点20分收到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秋实身边。但经检查,秋实已无意识、心跳和呼吸。10点34分,送入医院急诊科后,急救医生检查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抢救至11点30分,无心跳恢复,重症抢救医生、应急医生、急诊医生3名医生宣布秋实死亡。
由于死因无法判断,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入殡仪馆保存尸体。
通报组表示由于尸检需在24小时内进行,所以征询家属意见,对此家属表示还需商量。
在家属提供的死亡证明原件上,死亡原因为呼吸心律骤停,但家属姓名填写着“冯妈妈”及联系电话,通过比对其笔迹和医生签名相似。“为什么不等我们到医院再将孩子送走?为什么医生可以代替我们签死亡证明?”家属对于谁签的死亡证明,表示质疑。
对此,院方表示死亡证明需要在第一现场将信息补全,所以医生进行了信息填补。
●家属要求 查找相关视频追细节
在第二阶段,家属又提出“报名表上有两个电话信息栏,为何报名方式只有孩子一个人填的”、“全程都有监控,为何该路段没有”、“组委会为何没有审查参赛者资格,寻求其他联系方式以应对意外发生”等质疑,并且要求查找相关视频。
对此,组委会领导表示将首先梳理家属疑问,并落实事发细节,将于近日对家属所提出疑问作出回复。
锐声音 组织工作或存在疏漏
5月25日上午9点,昆明气温已高达摄氏30度,但赛事按计划举行,在高温酷热以及1890米的高海拔下比赛,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一般人贸然参加这种剧烈体育运动,势必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此外,组委会在赛前曾表示,从起点、终点和距起点5公里以及之后每隔2.5公里都会提供饮料、饮水、浸水海绵块供参赛者使用。但参赛选手在比赛沿途却惊讶地发现,10公里项目比赛中竟没有出现用水点,很多选手只能在焦渴中完成比赛;而参加半程马拉松赛的选手,有的在沿途也只能捡喝前面专业选手剩下的矿泉水。同时,赛前主办方曾承诺的移动厕所也没有安排,不少选手只能在途中路边的绿化带解决“内急”问题。
在参赛选手的报名表上,虽然有相关的免责声明,包括“明白参加此项比赛对健康状况有特殊要求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为参加比赛已做好充分训练和准备,本人已经医疗机构体检,身体健康,有能力参加此活动”以及“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及其他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者个人承担责任。”但对许多业余选手来说,他们落笔签下自己名字的同时显然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意味。
结缘长跑
“要跑出成绩,要对得起父母”
1994年,一个小男孩在江川县江城镇大地村出生。在叔叔孔俊武的记忆中,小秋实从小就喜欢到处爬,6岁有了单车后,他不管去哪都要骑着车。初二开始,跑步代替了单车,成为小秋实最大的乐趣。从100米到5公里,秋实在奔跑中逐渐长大。
两年前,被寄予厚望的秋实在第一次高考中失利,他很久不愿说话。妹妹孔玉芳发现,哥哥变了。每天早上,秋实会拿出英语书背书,然后在村子后山上一米多宽的小路上跑步。秋实时常告诉妹妹,他要有追求,要跑出成绩,要对得起父母。
2013年,秋实考入昆明冶金专科学院,与刘英、小王结识并组成了跑步三人组,每天早上7点和每天晚上8点,操场上都会出现3个奔跑的身影。秋实特意请了体育特长生教自己跑步的要领。
在刘英的印象中,秋实和学校里很多同学都不一样,他不喜欢成天在宿舍里玩电脑,他只想跑。当《洛奇》的主题曲在耳机中响起,秋实就像变了个人,坚毅地奔跑,“他最长跑了100圈,跑了就不会停下。”
今年4月28日,秋实兴奋地告诉刘英,他报了马拉松比赛,两个小伙伴立刻站起来说:“我们三个一起去,跑个名堂回来。”
赛前24小时
“跑完这次,我就要去当专业运动员”
24日早上8点,秋实、刘英和小王从学校里走出,前往新螺蛳湾,又乘地铁到达呈贡前往市政中心比赛地,领取比赛物件并填写相关比赛事宜。当刘英和小王拿着自己的队服兴奋异常时,秋实却只是背着背包,看着远方的道路。
回到在呈贡租住的房间,秋实拿出了新买的球鞋,这双为了比赛添置的球鞋,秋实异常珍惜。尽管为了试鞋,它已经陪伴秋实近50公里,但鞋面仍保持着白净。
“睡吧,养好精神。”那一晚,刘英彻夜未眠,可秋实却睡得十分安稳。刘英知道,因为他有信心。
25日早10点04分,刘英站在赛道的终点等待着。20分钟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不知道冯秋实去了哪里,是自己眼花没看到吗?还是他受伤了?他不停地问自己,却没有答案。
“跑完这次,我就要去当专业运动员。”秋实的话还回响在刘英脑海里,他仍然在等待着秋实,哪怕没有任何名次。只是这次,他不会再等到秋实。
朱琦(春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