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周边你不知道的事:任家台村的“海蜇媳妇”
来源:大众网 2014-09-18 10:09:00
繁华的场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是村民们远不敢奢望的
今天的日照山海天任家台村游人如织、热闹繁华
王文清做了一辈子渔民,19岁开始打渔,60岁还在收徒弟,直到68岁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渔船
王文清与徒弟王者方
编者按:在日照及周边,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和故事。它们因多处于村落之中,不为外人所知。2014年8月19日,恰逢日照大众网建站4周年之际,本网记者开始探访这些地方,并推出《日照周边你不知道的事》栏目,揭秘它们的面纱,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的故事。
大众网日照9月15日讯(记者 张丽 张希嘉)看过外来媳妇,见过美女媳妇,可你听说过“海蜇媳妇”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日照市山海天任家台村就出现了一批“海蜇媳妇”。为什么要用“海蜇”命名,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请让我们带您去回顾那段往事……
地贫人穷 一个村四五十个“光棍”没媳妇
今天的日照山海天任家台村游人如织、热闹繁华,而此情此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是村民们远不敢奢望的。穷,是任家台最显著的写照,到底有多穷,当年一句略带讥讽的歌谣这样描述:“任家台、任家台,打渔吃不上鱼,种地把人饿死。” 今年91岁的王文清,就是经历了那段艰难岁月的人。
王文清做了一辈子渔民,19岁开始打渔,60岁还在收徒弟,直到68岁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渔船。作为任家台村土生土长的渔民,他在捕鱼方面好学习、爱创新,担任过村内渔业大队的队长,是个很有威望的船把头。王文清了解这儿的每一寸沙滩、每一片海域、每一件往事,对于当年任家台村的穷,他比谁都清楚。“并不是我们不勤劳,当时任家台的地不生庄稼,刮一场大风就能让海水浸到农地里,地瓜、小麦存活不下来,很多人穷的吃不上饭。打到的鱼也卖不了几个钱,辛苦一天,还有可能亏本。”
王文清告诉记者,穷令村民们无奈,但更让人无奈的,是村里的四五十个“光棍子”因为穷而娶不到媳妇。“这也怪不得其他村的女人不肯嫁到任家台,在当时,俺们自己村的女人,也不愿意待在村子中,有些去其他地方,有的直接去了东北。”当年这些“光棍子”们如何能娶到媳妇,成了所有村民最头疼的事。
海蜇泛滥 赚了钱,村里出钱娶“海蜇媳妇”
正当村里人为“光棍子”们犯难的时候,一场海灾悄然来袭,泛滥的海蜇给出海捕鱼带来重重困难。但也恰恰就是这些来“捣蛋”的海蜇,给村里的“光棍子”们带来了“脱光”的希望。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描述当年海蜇的场景,那就是多。能多到什么程度呢,据81岁的渔民任守梓描述,当时海面密密麻麻都飘着海蜇,退潮后的沙滩能叠上几层海蜇尸体,在海上放一个竹竿甚至都能立得起来。“旁边的肥家庄村和吴家台村,都没有那种捕鱼的大网,而且人家土地好,也不穷。所以当时主要就我们一个村去捞海蜇。”王文清告诉记者,捞上的海蜇直接卖给当时的水产站,大约四斤海蜇能卖一分钱。具体卖了多少斤海蜇,他记不清了,只记得海蜇捞不完,钱能使劲赚。
于是,意外泛滥的海蜇,让任家台村“小富”了一把。而卖海蜇赚来的钱,首先就花在了给村里的光棍说媳妇上面。“有些媳妇就是用八十斤地瓜干,二十斤大米,从其他村里换过来的,钱都是村里来出。当时我记得有十几对成功了,最多的在当时资助了300元礼金吧。”王文清回忆说。由于礼金是卖海蜇赚来的钱,所以村里人把当时“换”来的媳妇,称为“海蜇媳妇”。
儿孙满堂 健在的海蜇媳妇不愿再提当年事
今年50岁的王者方,是王文清在60岁时收的徒弟,而他的母亲,就是当初的“海蜇媳妇”。就在前两天,他的儿子也娶媳妇了。喜庆的大红花,鲜艳的大灯笼,欢聚一堂的盛宴,高朋满座的热闹场景,已看不出这里曾经有过穷得响叮当的困境。
“这些年吧,随着一些植被的生长,海水对土地影响变小了,任家台村的地也可以生庄稼了。再加上这些年旅游比较发达,村里人也有钱了。”王者方说,他儿子结婚,光彩礼就花了几万元,跟当时没法比。
据王文清介绍,当年的十几个“海蜇媳妇”多已离世,尚在的,也很少联系了。当记者想对王者方的父亲以及当年的“海蜇媳妇”进行采访时,老人们表示不愿再提及往事,用他们的话说,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于是,我们也不忍继续深挖老人们心底留下的那段苦涩。不过,在任家台村村民的眼中,“海蜇媳妇”们仍是村子里传颂的一段佳话,成为这个海边渔村的美好回忆。
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