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斌
责任编辑:张丽
大众网记者 杨丹 日照报道
11月29日上午,日照市召开“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医疗卫生工作有关情况。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二级巡视员张玉新,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朱友亮,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王霞,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磊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王霞:近年来,市卫健委立足于新时期妇女儿童群体健康需求,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为宗旨,以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出发点,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增进妇女儿童健康福祉,持续推动妇幼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城乡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实行城区定点筛查和乡镇、村设点筛查相结合,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成立查体队,组建流动医院,将筛查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全市完成乳腺癌、宫颈癌筛查9.5万人,筛查出乳腺癌71人,宫颈癌32人,年度城乡目标人群检查覆盖率达100%。
二是全面打造婚前孕前保健“一站式”服务。各区县设立一体化婚育服务中心,统筹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8个项目“一站式”服务,打造“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模式,实现婚育资源互联共享,提升婚前孕前保健服务能力,全市婚检率达92%。
三是全面实施关爱婴幼儿项目。成立市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质控中心、市医学遗传中心,实施免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服务项目,实现孕期序贯筛查项目免费全覆盖。完成无创产前基因检测969例、产前诊断857例。实施免费新生儿40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完成筛查1.3万例,确诊异常82例,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培育10个市级普惠托育服务示范机构,培训1571名保育人员,开展50场次婴幼儿照护指导进社区活动,受益群众2490余人。
四是全面启动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项目。制定印发《日照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项目工作方案(试行)》,成立市级项目领导小组,组建技术指导组,构建以5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妇幼保健机构为筛查网底,以日照市妇幼保健院为诊断治疗中心的筛查干预服务体系,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市0-6岁常住儿童提供11次心理行为发育免费初筛服务。该项目已进入前期宣教培训阶段,将于2024年起全面实施。
问题二:基层医疗卫生是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请问,近年来我市在基层医改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国医共体经验交流会、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经验交流会相继在我市召开,莒县成功入选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我市被国务院办公厅命名表彰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能力。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牵头,55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成立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造健康管理、医学影像、检查检验、远程会诊、后勤服务“五大中心”,今年以来,医共体内完成远程影像诊断14.1万人次,远程心电诊断10.1万人次,送检标本9.3万份。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建立帮扶协作机制,派驻技术团队55个,下派医师150名,设置名医基层工作站70个,新建特色专科68个,新开展手术32种,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二级以上医院的诊疗服务和乡镇卫生院标准的报销待遇。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基层活力。我市创新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和8s精益管理,健全有效工作当量评价体系、织密管理制度、优化就医流程、强化信息赋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就医环境显著改善。相关经验被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在全国推广。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类供给、二类管理”,在编和离退休人员支出由政府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补助政策给予保障。同时,按照“两个允许”要求,指导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三是健全保障政策,夯实基层网底。完善政府卫生长效投入机制,近年来,各级累计投入5亿余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提档升级工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6处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达到县级医院服务水平,108处中心村卫生室配备心电图机、除颤仪等设备。为乡村医生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分别按照每月1500元、12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岗位补助;将乡村医生基本药物补助由每人每月700元提高到1500元,多措并举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打造乡村振兴日照样板、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问题三: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制度是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一,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益的重要手段。请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市在卫生健康综合监管中做了哪些工作,起到什么作用。
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朱友亮:近年来,市卫健委注重强化综合监管,着重从立法、监督、执法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有效维护了医疗卫生行业秩序。我市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先进市,“智慧卫监”工作被国家卫健委评为“数字健康典型案例”,被省卫健委评为“智慧卫监”品牌;“信用监管”工作经验分别被国家卫健委简报、国家发改委网站刊发推介。
一、发挥地方立法“补充性”作用,强化法治保障。针对卫生健康领域中上位法“空白”,市卫健委主动作为,积极起草政府规章,充分发挥地方立法“补充”作用。2022年推动制定《日照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补充了新兴供水业态在卫生监督方面执法依据。2023年以来,积极推动制定《日照市餐具饮具集中消毒监督管理办法》,将填补法律法规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行业卫生质量事中事后监管空白。
二、构建“预防式”监督体系,助推行业自律。秉持“治未病”理念,市卫健委积极构建“预防式”监督体系。一是探索信用监管模式,提升行业诚信经营意识。在全省卫生健康领域率先探索实施“信用+综合监管”,从信用承诺、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风建设、奖惩事项等方面,把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主体确定为ABCD四个等级,鼓励和引导各信息主体主动改正违法失信行为。目前,已在医疗机构、住宿业、托育机构等5个领域实施。二是探索驻点监督模式,让公立医疗机构当好“排头兵”。安排卫生监督员到一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一至两周的蹲点监督,对其依法执业状况开展“体检式”检查,纠正其自身难发现、“习以为常”的问题。目前,已完成39家医疗机构的驻点监督。三是探索结对帮扶模式,不让一个民营医疗机构“掉队”。选派卫生监督员对一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从法治培训、依法执业检查、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开展为期6个月的“结对帮扶”行动。首批对20家机构的帮扶即将结束,将分3批完成。
三、创新“智慧型”执法模式,实现全过程监管。借助信息化技术,市卫健委创新打造“智慧卫监”平台,有效破解了传统监督手段滞后、检查频次低等难题。一是在医疗机构、宾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重点部位布设远程监控,实现监管模式由“时点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二是在全市A级游泳场馆安装水质检测设备,实施在线监测,实现监管技术指标由“定期检测”向“实时监测”转变。三是为每台现制现售饮用水制水设备张贴“身份信息二维码”,实行“一码监管”,实现监管力量由“专人监管”向“全社会监督”转变。四是在全市A级宾馆推行使用保洁记录仪,记录卫生保洁全过程,实现卫生服务由“关门式”向“开放式”转变。
初审编辑:贾斌
责任编辑:张丽
11月28日晚上,日照市曲阜师范大学的“考研人”们还在奋战。作为“考研人”的你们,从定下考研目标开始就已经注定要经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又到一年考研时,为日照的考研学子加油![详细]
11月28日,日照市新闻办召开“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优化政务服务、企业准入退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个领域工作推进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