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斌
责任编辑:曲欣萍
大众网记者 杨丹 日照报道
11月29日,日照市召开“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医疗卫生工作有关情况。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二级巡视员张玉新,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朱友亮,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王霞,日照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磊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将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增便利,全力守护群众身体健康,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提升看病就医体验。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群众看病就医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研究制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55项重点任务和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专项整治32条工作措施,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效能。一是提升门诊体验。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预约时段精确到20分钟,超声、磁共振、CT等大型检查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根据检查人流量,实行医务人员弹性排班,大型设备检查实现“日检日清”。开展门诊诊间结算,有效缩短患者现场等候时间,服务更加贴心。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措施,门诊挂号就诊后,三日内在同一医院的同一科室携检查、检验结果复诊时,不再收取门诊诊查费。二是提升住院体验。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日间手术服务、疼痛综合管理、多学科诊疗。实行入院床旁办理、出院床旁结算,将入院办理和出院结算窗口前移至病区护士站,在病区护士站即可使用微信、支付宝办理入院和出院手续,完成医保结算,缩短了入、出院办理时间。三是提升诊后体验。推行“互联网+护理”和延续性医疗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入驻“九州优护”,提供“网约护士”服务,通过“线上下单,线下服务”模式,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惠及更多出院患者及行动不便人群。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强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医院硬件建设。市人民医院10万平方米的门急诊楼已投入使用。市中医医院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筑面积11.58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工程。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概算投资13.3亿元、建筑面积17.45万平米,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二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西医方向,现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重点专科建设单位3个、精品特色专科1个,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61个。中医方向,现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省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12个。三是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引进院士工作团队2个,发挥院士引领带动作用,为医疗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市人民医院与苗毅教授团队合作成立胰腺中心。市中医医院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山东省中医外治技术日照推广基地。市中心医院与孙文兵教授团队、厉彦虎教授团队合作开展肝胆胰脾外科、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技术。今年以来市直医疗机构引进硕士研究生61人。遴选市级医学学科带头人28名、骨干医师60名,获评国家和山东省名中医12名、青年泰山学者1名。四是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实施医疗质量全面提升三年行动,健全质控管理、病例评价、监督检查、约谈点评四项管理机制,督促医疗机构落实18项核心医疗制度,保障医疗安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立卒中、创伤、胸痛等六大中心,乡镇急救站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日照市在全省西医类二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评价中位居第一。
筑牢基层卫生网底,助力乡村振兴。
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日照市承接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经验交流会。一是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达到省提升标准,37%达到推荐标准,社区医院建设县(区)覆盖率100%。医共体牵头医院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检验等“五大中心”连接乡镇,群众在享受乡镇医保待遇的同时,也能接受到上级医院医疗服务。莒县入选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二是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创新发展。提升改造乡镇卫生院国医堂55处,建设中医药特色专病卫生院20处,建成精品国医馆5处、中医阁200个。强化中药饮片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应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稳步提升。三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全市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占比69%。25名公费医学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名医基层工作站70个,派驻专家122人,为基层培养业务骨干144人,新建特色专科68个,开展手术32种。四是深化医防融合服务。全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69.45万份,老年人查体32万人,管理高血压、高血糖患者35.31万人,健康积分兑换激励20.27万人。开展“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送家庭医生服务、卫生应急知识、疾病防控知识和中医药特色疗法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
加大“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供给,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质量。落实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为全市2.43万名无固定收入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东港区入选2023年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日照幸福护理院创建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100%。二是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二孩、三孩育儿补贴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按照二孩、三孩每人每月分别300元、600元的标准发放育儿补贴。培育市级普惠托育服务示范机构10个,开展婴幼儿照护指导进社区活动50场次,培训保育人员1571名,全市新增托位2486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15个。三是优化妇幼保健服务。整合婚育服务资源,推进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叶酸补服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婚育资源互联共享,全市婚检率达92%。实施免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和产前诊断服务,产前筛查率达到97.28%。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实施免费新生儿40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筛查1.3万例,新筛率达99.13%。启动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行动,实施新一轮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岚山区、五莲县试点推动实施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项目。
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健康保障能力。
一是推广精益管理模式。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莒县人民医院8S精益管理经验,将精益管理理念融入医疗服务全流程各环节,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学习和节约这八个有机组合,实现院容院貌明显改善、就医流程优化再造、医疗质量显著提升、医院管理运行高效。在乡镇卫生院推行日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模式,强化财务运行、绩效考核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实现管理方式转型重塑和运行机制流程再造。二是实行现制现售饮用水“一码监管”。为全市168家现制现售饮用水经营者、4557台制水设备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一码监管”,扫描二维码查询设备信息、经营承诺和监督电话,保障现制现售饮用水安全。三是开展“蓝盾护航、结对帮扶”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动。选派一批责任意识强、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精的卫生监督员作为“蓝盾护航指导员”,对全市一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分3批进行结对帮扶。首批在20家规模较大的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四是规范免费预防性体检业务。将进一步规范免费预防性体检工作作为营商环境创新“揭榜挂帅”重点项目,上线推行“电子健康证”,重新审核备案预防性体检机构32家,经费补贴由50元/人次提高至70元/人次,已免费开展预防性体检12.5万人次。五是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市、县两级心理健康服务专家指导组,建立市、县、乡三级“三专”服务模式。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与济宁医学院签约,全面强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领域合作。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月通报制度,全市所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均实行免费救治。
会上,针对记者提问的相关问题,日照市卫生健康系统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回答。
初审编辑:贾斌
责任编辑:曲欣萍
11月28日晚上,日照市曲阜师范大学的“考研人”们还在奋战。作为“考研人”的你们,从定下考研目标开始就已经注定要经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又到一年考研时,为日照的考研学子加油![详细]
11月28日,日照市新闻办召开“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优化政务服务、企业准入退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个领域工作推进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