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雪
编者按:
“在哪高就啊?”生活中,总会有人这样问你。
或许,你正为着生计干着最累、最危险的活儿;
或许,你正坐在办公桌前,大笔一挥,签下一个大单子;
或许,你正操持着一门老手艺,为了不让它失传而苦苦支撑;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不分贵贱,只要您恪尽职守、躬身奉献,就能赢得社会的尊重,您就是完美心中的英雄!
多一点体验,多一份理解。大众网日照频道记者采访各行各业的“英雄豪杰”,零距离的倾听、感知各行业的酸甜苦辣。
大众网日照7月30日讯(记者 崔维成)日照的最后一座滚子窑位于日照老城区田家窑村。数百年来,它见证了村子的发展,更见证了曾让村民衣食无忧的手工轮盘制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可如今,它显得很孤单。
13分钟制作出精美陶坯
日照最后的这座滚子窑,属村集体所有,可是目前仍在继续使用的只有村民吕相密一人。“以前大盆、大缸烧得多,不过现在主要以花盘为主。”吕相密说,多数都是“私人定制”。
为了让记者见识一下陶制品的制作过程,随后记者跟随吕相密进入生产车间,他从墙边薄膜纸下取出一些陶土,然后用手拉开转盘机的开关,开始了制作,不到3分钟就已经塑造出花盆的形状。
8分钟后,他关上了转盘机,小心地将作品抱到旁边的另一个转盘机上。他坐下后,用左脚瞪了几下转盘机,然后作品就随之转了起来。记者记了一下,整个过程共持续了13分钟,之后他用手和胳膊小心翼翼地把作品抱到院子的阴凉处晾晒。他一边走还一边对记者说:“这也是个技术活,不能用大力,要不然它就变形了。”
制陶要凭借经验和眼力
制作完成后,吕相密泡上了一壶茶,点了一根烟,终于有时间和记者好好聊聊了。
吕相密15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跟着父亲吕方安学习制陶技艺。“那时候村里烧窑的人家还挺多的,干这个总比种地挣钱多。”吕相密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田家窑烧制陶器最繁盛的时期,制陶业为村子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当时的村民们从山中挖来适宜制陶的泥土,再由村里集体加工。日照及周边居民用的生活器具大都由田家窑烧制。
陶器制作要经过备土、制坯、烧窑几道工序,要凭借经验和眼力,是一项技术活。陶土的选择是比较讲究的,必须用特殊的粘土,一般要从地下70厘米深的地方挖,而且适合做陶的土并不多。陶土挖回来后要晒上几天,一定要晒透,然后放到水里泡,用脚踩,再搓。料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拉坯了。制作时经常要手脚并用,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测定大小,手上的力道要均匀。
烧窑是最后一道工序,烧陶的窑洞,在田家村被称为“滚子窑”,又称“圆窑”、“圈窑”。每次烧窑,要先把陶坯装在窑坑上,从坑面一直摞到窑顶。然后把干松枝放进窑坑里,点火后马上封禁窑门。再添火时,打开窑门上的小门往里添柴。烧窑的过程一般在八个小时左右,烧窑人要一直在窑边看守,否则影响成品率。
传统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窘境
根据记载,东港区制陶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陶文化源远流长。明朝洪武年间,田家的第八代女老祖从江苏东海逃荒来到日照街道田家窑村,并将手工制陶技艺也带了过来,从此这个地方便被命名为田家窑村。
今年52岁的吕相密告诉记者,村里曾经有六七十户人家做陶器,窑炉林立。随着玻璃、塑料、不锈钢等材料器件的出现,市民对陶器的需求减少。田家窑制陶人无奈开始由制作大件陶器,转向制作花盆等利润微薄的小件陶器。如今,村里就剩吕相密一家还在坚持做,“年纪都大了不愿再受这个累,年轻人又嫌弃这个行当收入低,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所以,制陶的人越来越少,一座座窑炉被相继拆除,如今仅最后一座滚子窑,半月才开一次窑。面对后继无人的问题,吕相密显得比较淡定,“年轻人都不喜欢这个,我着急也没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雪
近日,日照科技文化中心及体育公园建设运营指挥部召开日照市科技馆展陈方案专家评审会[详细]
转眼又到了冬天,杨召相的护林生涯在弯弯曲曲的五莲山小路上已经走过了十余载[详细]
接下来一周,全市天气晴好,高温升到10℃以上。[详细]
近日,日照气温下降并伴有大雪,日照这座小城也裹上了白色的“棉衣”,但日照人民的心是暖的。[详细]
12月13日上午10:45,日照奎山综合客运站日照汽车站候乘大厅入口处,进行了一场“爱心接力”。[详细]
爱车被撞,没发现肇事者,却在车上找到一张“自首”的小字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