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社区|资讯|敢当时评|独立调查|特色套餐|众众微博|数字报系|手机报|分站
网上爆料|网上投稿|网上订报|齐鲁民声

老家日照·海边旧事(十四)――石河县

2

“石河”与“日照”始终如影相随,“石河县”的传说在老日照世代口碑相传,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年逾八旬、老家涛雒街的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张传玺先生曾对笔者哼出吕剧中有关“石河县”的唱词。

在根据章学楷先生唱词整理的“连珠快书”《阴魂阵》中,一开头就是:

[注头]  表的是逆天行道的黄伯央,信顽徒一派谎言、未查虚实、暗背教主、偷下了高山,私开荤酒、大破杀戒,怒摆一座阴魂险恶的阵场。

[春云板]  都只为乐毅伐齐心太狠,意气全无把天理伤。杏野林中将邹妃剐,石河县内晒死愍王。赶尽杀绝要拿殿下,才惊动了天罗山上的三位贤王……

这以致200484日名“愚儿”的邑人仍以《小城故事》为题记道——

很小很小便听姥姥讲小城的故事:

小城名叫日照,

取的乃是“日出初光先照”之意。

传说北宋元佑年间,

小城本不叫日照而叫石河。

石河县一夜之间被海水掩埋,

幸存百姓流离失所,

漫山遍野哀声震天。

惊动了天上一位善良的女神,

于是她化身为一位老太太,

下到人间求见东海龙王:

欲借一箭之地。

东海龙王见其老迈,

想如此妇人一箭又能射多远?

故爽快答应。

于是神女挽弓搭箭,

一箭射出数千里,

箭到水退,

露出被淹之地,

龙王后悔莫及。

而后为免再遭地震水灾,

神女又招来神龟,

背负这块借来之地,

让其永远免受天灾。

享受日出之照。

逃亡的人们重又有了栖身之地,

自是非常感激神女,

一代代流传着神女的美丽传说。

于是,便有了“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之说。

而在《日照:我的天使之城》中,另一乡人孤风虽飘在异乡,却更声情并茂:

别后七载,你的笑容渐渐地只在梦里流连。我开始相信了,也许,你真的只是在我梦中出现过,否则,为什么?你会像如缕的青烟,离我遥远仿佛又这么的贴近?

……

你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无酷暑,无严寒,拥着你,我能感受自己心静如水,涤荡尽所有,尘世留给我的浮躁,离开你,我于是成了无根的浮萍。

……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从远方归来,你一定会用你永恒的天使一般的笑容,迎接久别的游子,你的名字,日出曙光先照。

在黄海澎湃的海水下面,也有你的牵挂吧,石河县,你的祖先,如亚特兰蒂斯大陆,沉睡着。那一片蔚蓝色的大海,是你,思念的泪水么?

我将怀念你,日照,我天使一般的小城。

应该说,日照诸传说中,“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

故“匿名”先生在《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中言之凿凿:

极其类似的说法在江苏的赣榆、无锡也广为流传,难道历史上的某一瞬间,真的发生过那一磨难?还是各区域文化的巧合?

本人曾与一些附近村居的老渔民闲聊,提及那神秘消失的石河县,有人便有根有据地谈起了石臼沿岸石栏中的几处石痕,也就是古车辙。

紧邻万平口的苗家村一秦姓老人讲:从小就在附近海域摸蛤蛎、抓鱼虾,经常在落大潮的时候,在距岸边二三里地的鹞鹰岭上,看见约摸宽十几公分、长几十米的石痕清晰地延伸到海水里,在石臼嘴那儿也有一条更长的,都说是石河县人推木轮车压磨的结果。

明朝邯郸人张成教在任日照知县时,曾吟诗“咏海”:“石痕犹带始皇鞭”。经考,此石痕指的便是古车辙……

我隐隐省悟到,无论是有没有石河县,以及何时淹没到海底,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通过这个故事,使今天的人们认识到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真理所在,并不断地加以落实,用具体行动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勿让悲剧重演。

对“石河县”被淹的原因,海曲王氏另有说法:

明初,王氏世居金陵乌衣巷,家族庞大,遍布京师。有一年上元节(正月十五),百姓悬结灯彩,马皇后出宫观灯,京师家家悬灯结彩,大街小巷灯火通明。

大脚马皇后一行前簇后拥,走到乌衣巷时,看到王家所悬之灯乃一马猴抱西瓜,翘起一双天足。马皇后游兴尽消,知是王家讽刺她,怏怏而归。

朱元璋来到后宫,见皇后满面愠色,问及随从,得知原委,加之本来就忌讳京师王氏家族势力太大,遂勃然大怒:明日,当使乌衣变红衣!

时宫中诸多太监与王家有旧,连夜派人上门相告。

王氏族长急召众族人查询,方知是一群年幼之徒闯下弥天大祸,如不及早逃离,必遭灭门之灾。

然家大业大,一动便知全城,只好能逃一个算一个、逃两个算一双,迅速告知族人连夜出逃,一路拖儿带女,翻山涉水,尝尽艰辛,终渡江北上于石河县隐姓埋名。

几天后,从金陵传来消息,出逃后的第二天天刚亮,锦衣卫就将乌衣巷围了个水泄不通,凡王族中人无一漏网,且株连九族,鲜血染红了乌衣巷。

至此,朱元璋仍不罢罢休,密令锦衣卫对逃匿者务必斩尽杀绝。

几年后,曾受恩于王氏家族的地方官员上奏明太祖:逃匿的一干人犯,潜入石河县。现石河县海沉,逃匿者无一生还。王门一族从此避免了残酷的追杀。

再后来,王氏一族迁到海州荡芦村,其后七兄弟枣树下分支,各奔东西……

关于“石河县海沉之说”,传闻海沉前日,有道士来王氏门前叩门诵经:“汝族忠厚传世,与吾有缘,我当救之。”

族长急问其故。那道人说:“大难在即,石河县不日海沉。”

族长半信半疑,问在何时。

道人说:“门前石狮眼红之时,即海沉之日。”言毕不见。

族人惊异。于是,时时派丫鬟出门查看石狮眼睛是否变红。

丫鬟不知其故,跑了几天便感厌烦,于是偷拿胭脂涂红了石狮的眼珠,回复说:“老爷,石狮眼红了。”

族长出门一看,果然石狮眼珠变红。迅速率众人逃离石河县。

三天后,回望石河县,一片汪洋。

借丫鬟的恶作剧,应验了道人之话。

不过,在海曲王氏家谱及传说中,“石河县”为“石鹤县”。

另,胶南文史资料在《沐官岛》中记“石河县”为“什河县”。

传说,自然传之有别,说之各异。

如按“愚儿”所记,在“淹石河、立日照”中,多了一位足智多谋的神女。龙王也由惩恶扬善的正神,变成为祸人间的昏仙。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还算“守信”。但不管民间如何相传,据目前所能查到的史料,日照历史上从来没有“石河县”!

“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只是一个神话。

毕竟,诗人不是史家,传说不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