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尿素裤”的顺口溜,尽管“溜法”不一,可都离不开三个关键词:干部、日本、尿素。
套句时下的话:“日本”是质量,“尿素”是载体,“干部”才是关键!
先是公社党委、革命委员会和供销社的领导,再是一般脱产干部,再后是大队书记和大队长,日本尿素袋子很快在乡间抖擞起来。
不知为什么,那时多做的是裤子,裁缝用剪子居中一裁,上缝纫机轧好收边就成,比全毛哔叽都结实,整“大寨田”时特耐磨。
小青年们更看的是洋气,这裤子像绸子做的,很柔软,很滑溜,不起皱,无风自来摆,要是小风一吹,哆哆嗦嗦的飘,热天穿着,不沾身、凉快,和粗布裤子死僵僵地箍在身上,那是天上地下。还有一个好处,头晚上洗,晾起来,第二天早上就能穿。
偶尔,也有使它做褂子的。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先生写了一个叫杨立孝的公社文书:
吴月琴向来对这个人是反感的,他像《创业史》里的孙水嘴一样叫人恶心。她轻藐地一笑,指着这位文书的白衬衫说:“你在镜子里照照你自己吧!”说完,便匆匆出了大门洞。
杨立孝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自己的胸前,立即脸臊得通红。他那件白衬衫是进口化肥口袋改裁的,尽管不知洗了多少遍,上面还隐隐约约看见“日本产尿素”几个字。他尴尬地对她走去的背影喊:
“你不要笑话咱。咱这是延安作风!艰苦朴素……”
僧多布少,那时进口日本尿素有限,一个公社的指标不过一两千公斤,尿素袋就百多条,大家眼巴巴盯着,打不过点来。
办法,是想出来的。当时,生产资料国家统一分配,供销社负责分到大队,大队再分到生产小队。于是,公社书记一道命令下到供销社,所有尿素口袋一律扒下来,公社统一分配。
这就成了政治任务,不能使小工,正式工还挑组织相信的,供销社主任带着,连夜开仓,打着电灯棒子――手电筒,一条条扒下来,点清楚,送到公社。
也有的供销社更聪明,往下分配化肥时,论斤不论袋,一次几十斤。
不管什么法,到大队时,日本尿素就只剩下“裤衩”――牛皮纸包装了。
听说那时,公社按人头做计划、分指标,一人两条,能裁大人的一条裤子。价,党委定,一条七八毛。
有点“后门”的大队干部,也能买到条尿素袋子,块多钱。过日子的,攒几条,给孩子凑个被里;要是庄大、姓多、派性再复杂,就当然是做裤子,大会小会穿着,这叫领导!一穿上,那步子迈得格外高了……
别小看这尿素袋子,当年是很大的人情,普通社员想也不想。公社开“三级干部会议”,一摆溜的“日本”、“尿素”,区别就是老婆染色的手艺。
所以,就有了那一句:“染青的、染蓝的,就是没俺社员的!”
哪个大队也有一两户“单职工”――丈夫吃国库粮,老婆孩子农村户口。俺庄里就有一户,男的是高兴公社供销社饭店经理,家里有缝纫机,儿女就穿上了“尿素裤”。女主人手巧,屁股上的“尿素”各做了个“腚布袋”,“日本”各做了个“前布袋”,“百分数”自然裁掉了。
上学时,左邻右村孩子的眼馋直了,跟在他腚后指指点点:进口的,小日本造。这东西,耐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庄户人身上补丁摞补丁,暗补丁、挖补丁、接补丁……那时孩子多,老大穿过补补给老二,老二穿后补补轮老三,直到穿不成个也舍不得扔,糊上糨子,一层一层粘起来,晒成壳子,纳鞋底。
那年月,冬天似乎特别冷,庄户人是“筒袄”、“筒裤”, 里、外什么也没穿,空荡荡的,过堂风从脚后跟进去,脖子根出来,几乎人人脚、手、耳朵上是冻疮,给手保暖是左手伸进右袖子,右手伸进左袖子,叫“揣着手”
总有几户人家孩子的棉衣多年不拆洗,嘴唇上一冬都流着清凉的鼻泻,袖子上一抹,油光锃亮,我同桌的那袖子敲起来就“梆梆”地响。
这是一个什么都凭“票”的社会:布票、粮票、油票、肉票、糖票、火柴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第一张票就是布票。
1954年9月15日,全国棉纱、棉布统购统销,凭布票限量供应棉布,这是工业消费品第一种票证,比全国通用粮票还早一年。
“五八年”大炼钢铁,男的女的都上高旺庄垒炉子,庄里光剩下老人和孩子,秋季赶上连阴天,地瓜花生“一犁子拱”,都烂地里了。接着,就挨饿了,一口人三尺三布票,安岚公社(今安东卫街道、岚山街道)那一带,乡下人背地里传:“三尺三,五大两,永远忘不了共产党。”
这呱,是王照桂大姨拉的,她娘家汾水街,1945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生,上小学正赶上“大跃进”。老人说:“五大两”,是吃集体食堂时,农民一天的口粮。
再后来,还是“三尺三,五大两”,后面换成了“连个孩子不叫养老”――计划生育了!涛雒镇下元一村书记黄庆林,当年就在村里干计划生育。这已是“七几年”了。黄庆林说,这时的“五大两”,可不是集体的大食堂,得看看自家的缸底。
老人们说,最少的是1960年,山东每人一年只发1尺6寸布票,一家人的凑起来刚够打补丁……
“尿素裤”,这不花一寸布票!
当日本的尿素袋子被中国人抢着披在身上,满大街地晃悠,恐怕这是那些抗日先烈们、甚至曾扛着“三八大盖”进村的日本鬼子,做梦也想不到的――一条“尿素裤”,就把几十年喊破了嗓子的“优越性”,抹得一干二净!
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人,穷得连屁股都遮不住时,还能有什么民族自尊?
老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