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卫的沿革

2017年01月06日 13:24作者:本网记者来源:日照市档案馆

安东卫在历史上以盛产渔盐而著称于世,更有荻水通商口岸,经鲁南、徐淮平原,直达关中,沿鲁北、燕赵大地通商于塞北,是地隶青齐,距淮临海”的军事重镇。

    

                        (明)安东卫城门和城墙

   

                        清光绪十二年安东卫城池图

    安东卫在历史上以盛产渔盐而著称于世,更有荻水通商口岸,经鲁南、徐淮平原,直达关中,沿鲁北、燕赵大地通商于塞北,是地隶青齐,距淮临海”的军事重镇。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狩猎、捕鱼,繁衍生息,创造着自己的文明。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胡家林发现了属于旧石器中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据专家考证,这些文化遗存形成的时间约在北京猿人时期。另有小村周代文化遗址和多处秦汉文化遗存及文物出土。

  夏商时,安东卫属东方九夷,亦称人方。西周初期属纪国,西周金文作己,姜姓,子爵国,初建都鄣地,也作障,吏学家均认为其故址在今安东卫(一说在虎山镇稍坡村西岭)。纪国原为炎帝后裔—支,在商未武王起兵伐纣时或是沾了与太公望姜尚同姓的缘故,因而支持武王并联合讨纣而得以继续封侯。纪国与莱、杞、齐、莒、向等国先后为邻。虽不及齐国那样功名显赫,但能以渔盐之利,与各国设关互市,开经商之先河,国内经济迅速发展,遂成为东方列国中的强国.《左传》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求避护,习见其国力之强。后来纪迁都今寿光(纪台村),鄣邑仍属纪,又足见纪之疆域之大。公元前722年,纪国曾征伐坛姓小国,后又与强齐抗争。据史书记述:齐与纪本属同姓封国,但自周初齐哀公荒淫误国,被纪国群侯告于周天子,处烹刑,遂与齐国结仇。纪国与鲁国联姻,又由鲁国君侯作媒,把女儿嫁给周桓王,纪国与莱国也是通婚国,凭借这些关系,纪、鲁、郑三国结盟,和齐、宋、燕三国展开了多年的战争。

  公元前693年,齐襄公吞并了纪国的晋口(在今昌邑)并口(在今临朐)、吾口(在今安丘)三城邑。两年后,纪国内部分裂,纪侯的弟弟纪季将雀口邑(在今临淄东)送于齐国,以求谋国君之助。公元前690年,齐襄公出兵伐纪,纪侯弃国逃走,纪遂亡,其疆域北部被齐国抢占,南部遂为莒国之地,鄣邑初为莒治,后论为齐莒争霸之地,文互占领。

  公元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越王勾践灭吴,继续北上,徙都琅琊(今胶南市南),安东卫归越。公元前431年(楚简王元年),楚灭莒,安东卫又属楚,后又归齐国。公元前255年,楚北侵取鲁,复为楚治。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安东卫归属秦国,秦统一全国后,属琅琊郡。

  西汉时,置海曲县(今东港区),安东卫属海曲,东汉属西海县辖,三国魏时属城阳郡,西晋并人徐州东莞郡,北朝刘宋时为南青州东莞郡。公元529年属胶州东武郡梁乡县(故址在今东港区两城镇),隋代属琅琊郡莒县唐代随莒县属河南道密州(高密州),五代因之。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莒县。公元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置日照县,安东卫属益都府莒州日照县,元代为中书省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莒州日照县辖。

  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信国公汤和奉命于沿海筑城防倭寇(日本海盗),始设安东卫,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附设二十八墩(烽火台),十八店、十七铺,其辖域北起梅园、南至荻水、西至汾河(绣针河),东至海,其城池、民社、学校、钱粮与州县同。1742年(清乾隆七年),撤安东卫并入日照县,置安东卫巡检司,属青州营、至民国初,设立巡防营,后归日照县南乡。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王雪雁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

热点图片

>进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