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社区|资讯|敢当时评|独立调查|特色套餐|众众微博|数字报系|手机报|分站
网上爆料|网上投稿|网上订报|齐鲁民声

老家日照·海边旧事(15)――刘克学(终)

13

让我们还是回到本题,回到“坏才”刘克学或者说是“坏才刘克学们”,这里有三个问题:

(1)“坏才刘克学们”是怎样诞生的?

毫无疑问,“刘克学们”属民间文学范畴。在中国,最早提出“民间文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研究西方文学史的梅光迪先生。最早给“民间文学”以清晰定义的,是上海学者、商务印书馆编辑胡愈之。1921年在《论民间文学》一文中,胡愈之指出:民间文学的意义,与英文的“folklore”大略相同,是指流行于民族中间的文学。

民间文学的作品,有两个特质:

第一,创作的人乃是民族全体,不是个人。

第二,民间文学是口述的文学,不是书本的文学。

所以,民间文学和普通文学的不同:一个是个人创作出来的,一个却是民族全体创作出来的;一个是成文的,一个却是口述的不成文的。

这即是说,民间的创造不是单向的,而是多维的。他们创造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历史人物本身,更来自于自身的生活需要,遵循的不会是历史哲学而是生活哲学。

换句庄户呱,“坏才刘克学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张三添枝,李四加叶;东庄添油,西村加醋;昨日“望风”,明天“捕影”。

天长地久,“刘克学们”在“老老奶奶”的裹脚布里勒了一圈又一圈,在“老老爷爷”的旱烟袋锅里对了一次又一次火。故“乐涵”也罢,“王老怪物”也好,他们都已与其原型渐行渐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最终蜕化为一种符号!

这,也正如鲁迅笔下的“阿Q ”!

在《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土地的黄昏》中,著名文学评论家、国家一级作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柠先生指出:

鲁迅将阿Q“符码化”了,把中国国民性的主要特征都集中在他身上,使他不堪重负,结果成了一个反面人物——中国人毛病的集大成者。阿Q没有父母,没有财产,没有房子(住在土谷祠里,也就是乡下人供祖宗的祠堂),没有职业……阿Q没有姓氏……阿Q就这样成了一个孤魂野鬼。

在文化传播学那里,这叫“箭垛现象”。

董乃斌、程蔷先生在《民间叙事论纲》中指出:

箭垛者,集矢之地也。在民间叙事中,一个著名人物具有某种独特品质,如鲁班的巧技,孔明的神算,关羽的忠义,包拯的铁面无私,徐文长、阿凡提的机智善谑等等,以后凡有此类事迹,便如飞矢般集射到他们身上。这些人物成为特定品质的集大成者,也就是箭垛,而为民间所津津乐道。

所以,《徐文长故事》一文的简介即为:

徐文长原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由于他自幼聪明,才华出众,又对现实政治不满,民间便流传了一些徐文长以机智的言行嘲讽和惩治贪官、恶霸的故事。

此后,随着这些故事的广泛流传,又不断有众多机智的、滑稽的,甚至是恶作剧式的故事附会在他的身上,致使故事的主人公逐渐脱离真人真事,而演化成为一个传奇性的机智而且滑稽的人物。

在《徐文长:作为隐喻的人物符号》之后,“囡囡”有帖:

徐文长的人物形象率先被民间文化所接纳,而民间文化反作用于人物的象征意义,可以高度抽象为几个简单的人物符号:狂生、绍兴师爷、恶讼师、风流才子、下作胚。

徐文长……是民间社会创造的一个“符号”,他将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点和缺点都发挥至极,绝顶聪明,绝顶下流,绝顶无赖……这些“绝顶”汇聚在他一个人身上,就成了一个颠覆传统的人物“符号”,他的聪明让人拍手称绝,他的下流无耻让人咬牙切齿,他智斗权贵让人扬眉吐气……

这,难道不正是“刘克学们”的“集体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