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社区|资讯|敢当时评|独立调查|特色套餐|众众微博|数字报系|手机报|分站
网上爆料|网上投稿|网上订报|齐鲁民声

老家日照·海边旧事(十三)――讲古潭(下)

/田文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

讲古潭里到底有多少“古”?

谁也说不清楚,其中不少与它地“雷同”,或说存“版权”之争。

张果老赶沙,却是地道原创。

最初听说张果老,是小时候母亲偶尔哼几句《小放牛》:

赵州桥什么人来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来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碾下一道沟?

赵州石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过,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合称“八仙”。然而,史书记载,张果老是惟一真实人物,河北广宗张果寨村人。据说,和唐玄宗不孬。

那么,张果老为什么倒骑毛驴来讲古潭赶沙呢?

没打日照水库前,沈疃河绕瞻埠潭村而过,把庄和地一分为二,河水常年冲积,堆起道一公里多长、200米多宽、四五米高的沙岭,把瞻埠村的出路挡得严严实实。

那沙,像头箩的麦子面,又细又软又干,老鼠都没法打洞,兔子蹭边就没了身子。村里春播秋收,得翻过这道岭,肩挑人抬,来回一趟大半天。麦熟一晌,赶上连阴天,穗子掉了头,急得眼里冒火也没法子。

这年秋,八仙在占卜潭聚会,张果老怀揣渔鼓筒板,眼半眯半睁地倒骑在驴背上,哼着小调,正在兴头,只听“咴”的一声,毛驴停下了。

睁眼一看:驴半条腿陷进沙里。

再一瞅,见一位八十多的老人,头发银白,脸就是一个老核桃,身子弯的像虾米,背着满满一筐萝卜,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沙岭往下挪。

这哪是人走路?分明是虫子在爬……

张果老心想:这把年纪,儿孙满堂,该享享清福了,怎么受这罪?就动了恻忍心,下了毛驴,上前打个稽首:“老翁想向长者讨一个萝卜解解渴,不知行不?”

那老人慢慢放下箩筐,扶着后背直了直腰,掀起前襟擦了满头的汗水,揉搓几下眼,见跟前这人和自己岁数差不多,又瘦又矮,怀里抱着一个长长的圆筒,正冲着自己笑,就爽快地说:“远来为客!只要能解渴,别说一个,就是满筐萝卜都行。”

见老人如此厚道,张果老开起玩笑:“老哥,那就不客气了啊。”说着,把满筐萝卜倒进平日装驴的皮囊,骑上毛驴扬长而去。

张果老走出老远,这老人才缓过神来,朝着他背影喊:“老伙计,过岭小心啊,别陷进去。尝着萝卜好吃,回头时再捎。”

也不知张果老听见没有,他又翻过沙岭,过河背萝卜去了。

这次,又拔了满满一筐,不知为什么,背在身上轻快多了,没多会就到了家。

倒萝卜时,惊呆了:这哪是萝卜?满地金黄金黄的元宝!

张果老也没去占卜潭洞府,沿着沈疃河往下走,一直到了东海崖,才折回头。

这时,天黑了,下地的都收工了。张果老把毛驴像折纸样叠了叠,揣进皮囊。然后取出渔鼓,朝东南连敲三下,念念有词,眨眼间,沙岭化成一条黄龙,向东海飞去。

这呱,传了一辈又一辈。老人说,那沙龙到海边,散开身子,就是如今日照的金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