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11°严寒24小时倒班坚守 他们是清清河流的“清道夫”
为综合治理城区水环境,有效改善河道水质。1月6日开始,日照市全面展开了河流清淤工作。之所以选择寒冬作业,一来是因为现在是枯水期,二来是寒冷的天气会让淤泥冻结,不会造成道路撒漏污染环境。但是另一方面,却给施工的人带来了考验。1月26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日照沙墩河畔,实地探访了河流清淤现场。
编者按:
寒风彻骨,热火朝天。这本是完全矛盾的两个词,但是在日照的一些在建的工程现场,却经常能看到这种矛盾的完美融合。无数劳动者,用热情融化了冬天的冷漠,也推动了一个个伟大工程的进度。这个冬天,大众网日照频道推出《严寒里的劳动者》特别策划,关注在寒冬里耕耘不辍的劳动者,记录点滴,温暖你我。
大众网记者采访这些河流保护者们
这样一丝不苟地操作挖掘机,能将距离把控到以厘米为单位
大众网日照1月26日讯(记者 侯彦平 实习生 张鑫)为综合治理城区水环境,有效改善河道水质。1月6日开始,日照市全面展开了河流清淤工作。之所以选择寒冬作业,一来是因为现在是枯水期,二来是寒冷的天气会让淤泥冻结,不会造成道路撒漏污染环境。但是另一方面,却给施工的人带来了考验。1月26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日照沙墩河畔,实地探访了河流清淤现场。
16台挖掘机“助阵”,24小时不停工
26日上午8点20分,记者来到沙墩河东营路段时,清淤工作早已经展开了,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在工人熟练的操作下不时挖出一槽一槽的淤泥,淤泥很快堆积成山。
张永广是日照市排水处负责本次河道清淤工程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本次清淤包括香店河(山东路-高新五路)、沙墩河(山东路-滨州路)、沙墩河(香樟花园西侧)段,清淤河段全长约4公里,计划清淤总量约12.6万立方米,计划工期30天。
“要求是年底前必须完工,所以工期比较紧张。”张永光告诉记者,现在河流清淤有了大型挖掘机的助力,可谓事半功倍。但是为了赶工期,任何人都不敢懈怠。目前工地24小时不停歇施工,最多的时候16台挖掘机同时施工,工人们则是轮流倒班进行操作。
“全身冻麻了,坐车里半天缓不过来”
虽然是机械施工为主,但是现场却离不开人。在连续多天零下10几度的温度里,所有工作人员都经受着多重考验。为何要选择寒冬作业?张永广说,因为要充分利用枯水期,同时利用淤泥结冰的良机防止运输过程中撒漏。
武斌是挖掘机司机,已经有10年工作经验。他告诉记者,河道清淤的操作看似简单,却暗藏门道。“比如河道里有一些水生植物需要保护,有一些地下管网不能挖断,这就需要预留挖淤泥的距离。比如管道埋藏一米深,我们就需要余下30厘米的泥层。”而准确到厘米的操作技能,除了依靠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十足的细心和耐心,以及提前跟施工方的沟通。
田玉周是施工现场所有机械的负责人。记者采访时,有一台挖掘机因为受冻后迟迟发动不了,田玉周和司机修理了半天。因为要修理机器,他们没法戴手套,刺骨的风把手冻得青紫一片,呵出的空气如白雾萦绕在两人脸部,凝结在鼻尖结成了冰。
李宜伟是现场施工负责人。担心着工期和施工情况,他几乎每天都守在工地上。“微信运动记步数那个,我每天都两三万多。”工地附近没有避风港,在这么严寒的天气里,即使裹得厚厚的,不到十分钟就被冻透,李宜伟只能利用走来走去散发热量来抵御寒冷,有时候身体冻得麻木了,实在撑不住了,就躲进挖掘机的驾驶室里暖和一下。“冻透了,半天也暖和不过来。有时候还没等暖和过来,现场有情况就得赶紧去处理。” “要给后辈们留下清清河流”
即使如此,所有人却没有懈怠。不光因为工期管得紧,是因为他们都认为给河流清淤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张永广告诉记者,像这么大规模的清淤,上次是2016年,而且只清理了上游。
记者了解到,“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是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基本技术路线,清淤是重要一环。底泥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就像河道和湖泊的‘毒瘤’,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通过清淤,河床中被污染的底泥得到清除,河道才能畅快“呼吸”,建立适宜水生动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逐步构建健康的水生态循环系统,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全面提升水体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河流清淤就是为了净化水环境,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条生机勃勃的清清河流。
责任编辑: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