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或"大餐"?新媒体冲击下学子如何阅读?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2014-04-21 17:14:00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学生自发在学校静思湖畔组织了一场“花样年华读书会”活动,用阅读的方式向大师致敬,与智者对话。蓝静/文 李敖/摄
编者按:“等车聚会低头党,睡前醒后手机党;世界之大,也不过微博微信朋友圈。”新媒体的迅猛崛起深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之背道而驰的是传统纸质阅读日益式微。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青年学子该如何更好地阅读?针对这个话题,在晚春四月这最美、最让人沉醉的读书季节,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刊与厦门理工学院组织专家与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持人:
厦门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袁雅琴
师生嘉宾:
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赵振祥
福建高校传媒联盟副主席 代国辉
微博协会会长 刘启承
百城读者协会会长 林 悦
校报学生通讯社 宁丽文
广播台采编部 陈宏璋
外国语学院文刊部 杨露婷
数字创意学院学生代表 罗纯纯
阅读呈现“无快不破”之势
主持人:异军突起,新媒体如何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
刘启承: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传播优势,它改变了人手一份报纸的阅读习惯。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盛行更让传播的时间单位精确到秒。新媒体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快捷通道,更是各种资讯和观点的大熔炉,能够更原汁原味地反映民众的诉求和观点。
林悦: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的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阅读的功利化、工具化成为必然趋势。“浅阅读”渐多,“青灯黄卷”渐少。出现了网络在线阅读、快餐式阅读、碎片式阅读等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花时间到图书馆、书店耐心挑一本纸质书仔细阅读似乎变成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
宁丽文:新媒体时代,时尚的阅读方式应运而生。人们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阅读,而是把阅读伸展到了更大的空间、更广阔的方面。我们可以在书吧里看书,在路上还可以听书,在电脑上浏览电子书,汲取精神食粮的形式与传统的“书店买书”模式迥异。
杨露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阅读方式,传统纸质阅读越来越被拒之门外。我们可能每分钟更新一下微博,刷一下网页,就可以获得海量来自世界各地并且最新的实时新闻。网上书吧、网络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订阅自己喜欢的内容。
罗纯纯:以前在图书馆借不到、在书店买不到的书籍,现在只要在网上搜索便能获得。各大新闻媒体创立自己的网上客户端,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时效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性和时空的局限性。不过,在新媒体环境下也容易形成一种“快餐”式的阅读。
责任编辑: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