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打开日照高质量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2018-05-14 10:0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寻找打开日照高质量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写在日照市党政考察团赴青烟威潍考察学习结束之际

  5月12日,星期六。

  会场外,一场格外清新的夏雨刚刚滋润过大地;会场内,一场思想解放的洪流正在涤荡心灵。

  这是我市党政考察团在结束对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的考察学习之后,召开的全市工作务虚会的会议现场。考察归来,经过几天的思考沉淀,一场强烈视觉冲击、思想碰撞之后的“头脑风暴”,正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凝聚、升华,所有参加学习考察的成员,一起跳出日照看日照,谈感触,讲“干货”,共同期待这次登高望远、解放思想之旅,为“发力超越”的日照注入强劲动力。

  在总结讲话中,市委书记、市长齐家滨一段全新的“项目论”引人深思。他指出,必须旗帜鲜明地树立起“以项目论能力、以项目论水平、以项目论作风、以项目论英雄”的导向,必须适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革新抓项目的理念,从“老三拼”升级为“新四拼”,也就是从拼地价、拼税收、拼资源,升级为拼格局、拼平台、拼创新、拼环境。

  这,既是这次解放思想之旅的经验凝华,也是一把打开日照高质量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资料图)

  拼格局——— 把握大势,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发展

  启示:发展的高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

  发展的高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对于日照来说走出去看一看是思想解放,而四市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其在解放思想之后所呈现出的蓬勃的发展态势。

  无论是青岛、烟台,还是威海、潍坊,一路走来,每到一座城市,“世界首创”“国际领先”的字眼和“要做就做最好”的发展理念,都向我们呈现出了所在城市的大视野,以及由此所造就的大手笔、大作为。

  在青岛,青岛世界博览城开放的格局随“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东方影都打造“东方好莱坞”的豪情壮志也已启航;在烟台,万华正向着国际一流公司迈进,建成之后的工业园将成为全球技术水平最高、管理最好、最具获利能力的综合性大型化工园区;在威海,“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实施,给企业国际化、园区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定位和要求;而在潍坊,以“打造百年潍柴,挑战全球第一”为发展目标,潍柴集团10年来在发动机研发方面的投入为150亿元,并通过建立完整的研发体系,打造中国动力“心”,走出了一条独具潍柴特色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

  高站位、大格局……这是处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下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他们,正在以更高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牵引着城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铿锵前行。

  由此,如何登高望远,把握大势,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上来谋划我们自己的发展?

  站在由蓄势积能到发力超越的新起点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的“一、三、五”总体发展战略,从这次四市的成功经验来看,完全符合我市市情,契合区域发展大势。而在这次务虚会上,齐家滨关于“从‘高度、宽度、长度’三个维度来努力”的论述,则为全市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格局指明了方向。

  这其中,“提升高度”要求我们善于学习研究,借助高水平智慧团队谋划项目;“拓展宽度”要求有“舍”有“得”,把账算透、算细,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拉伸长度”剑指久久为功,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冲破旧思想牢笼束缚的本身就是解放思想。考察团成员一致表示,此次大规模的学习考察活动,是一次重要的“寻标对标、达标夺标”的过程,也是新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推进落实的过程,普遍感到深受启发、深感震撼、收获颇丰。

(资料图)

  拼平台——— 优质载体平台建设,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和主战场

  启示:经济转型的快慢,取决于高端要素集聚的程度

  经济转型的快慢,取决于高端要素集聚的程度。于是,从产业发展“生态圈”的视角进行系统配套的优质载体平台建设,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和主战场,成为集聚资源要素的重要支撑。

  从观摩情况看,四市对建设发展载体的认识更加到位,理解更加深刻,并付诸于行动,用园区、高端服务、科技创新、新六产融合发展等搭建起了一座座产业新城。

  在威海,澎湃的发展动能正从威海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奔涌而出——— 除了厂房、办公楼、商务酒店,这里,金融、商业、学校、医院等社会支撑服务在园区共生出现。“园区共建、平台共享、设施共用”的建设机制,使得各类资源形成集聚,并逐渐产生化学反应,促进了项目的裂变升级。这,是先进制造业平台建设;

  在青岛崂山区,从青岛国际创新园出发,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创新走廊正在生成———智慧产业、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5+1”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楼一产业”“一楼一园区”的产业布局。与此同时,园区建设集商务服务、公共服务、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后花园”般的多功能中心、公共资源服务中心和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这,是高端服务业平台建设;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和烟台国际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等,为企业和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插上了腾飞翅膀。这,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潍坊中国食品谷、诸城国家级农林科技孵化器、东方田园综合体,真正打通了一二三产,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助推了农民增收致富。这,是农业新六产平台建设……

  四市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载体平台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持续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优化平台形态,更要创新业态和生态;不仅要吸引优质资本,更要集聚稀缺信息和高端人才;不仅要提升活力,更要转换发展动力,释放开放潜力。

  当然,平台的开发建设模式很丰富,远远不止这些,多位考察团成员表示要学会“看门道”,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开发建设之路。

(资料图)

  拼创新——— 政府讲创新,企业求创新,全社会重创新

  启示: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是“加速度”形成的最大动力

  当高质量发展的巨轮驶入新时代,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并以其独特的时代气息,感染着你我。在此推动下,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当仁不让地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万华工业园,董事长廖增太向考察团介绍情况时发自内心地感慨:“高科技永远是引不进来的,必须自己干;只要敢想敢干,没有不可能的事。”

  上世纪50年代,生产聚氨酯基础原料的MDI诞生,这种被誉为“第五大塑料”的材料,因其在隔热、隔音等方面的优势迅速被应用,但由于其技术被外国公司封锁,万华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为摆脱困境,万华坚定技术创新,开启了聚氨酯材料的自主研发之路。终于,万华成功掌握了核心生产技术,承担起了我国民族MDI乃至聚氨酯工业发展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蝶变,使得万华从单一生产扩展到多个领域,产品扩展到200多个品种,多项技术全球领先,打造出了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从来不是市场主体、企业“一个人”的事。

  在威海的考察学习中,“一台打印机”的故事,成为了当地政府大胆探索、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精准招商”的生动实践———

  惠普打印机的前身是三星打印机。上世纪90年代,三星打印机产业进入中国,设立威海和苏州两个厂区。近年,三星总部为保存竞争优势,决定把威海和苏州打印机资源进行整合,搬到越南去。威海高新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开始做工作,把威海、苏州、越南的要素资源、优势劣势,做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并拿出方案:三星打印机产业链缺什么,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引进什么,全力打造配套全链条。更为可贵的是,威海立说立行,短时间内就成功引入了几个大块头的配套企业,展示了满满的诚意、足够的实力。最终惠普宣布以10.5亿美元并购三星的打印机业务。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寻找新动力、释放新动能、实现新跨越。结合考察实践,从深层次看,我市在创新平台搭建、政策优化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需要提高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人才,是创新的动力之源。当前,全国各地的“人才大战”进入白热化,各地送房子、送户口、送补贴,招引人才的政策层层加码。日照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更有效地吸引这些人才。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索。

(资料图)

  拼环境——— 为项目茁壮成长打造良好“生态圈”

  启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资本是有“腿”的,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环境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企业就到哪里发展,项目就在哪里落地,资金就往哪里聚集。

  中集来福士的前身是烟台造船厂,转型升级后,实现了“100%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以建造模式革命性创新,持续推进技术进步,突破欧美垄断,带动国产化水平提升,建立了全球市场地位。然而,这家占据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主流地位的企业,最初却因烟台“上下游产业链不配套不完善”,并非是中集发展海工产业的理想之地,差点与烟台“失之交臂”。

  而最终正是烟台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了企业落地的最大筹码。中集海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烟台,现在就是我们的根。”考察中,烟台开发区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开发区做企业,有困难尽管找我们。如果我们找上企业的门,肯定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事。”

  在威海,荣成通过组建行政审批局,将分散在27个部门的105个审批科室、253名审批人员,成功精简为1个部门、4个业务审批科室、73名审批人员,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限分别压缩了1/2、3 /5以上。

  找准“痛点”拼服务,按需求为企业“搭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当营商环境真正融为发展内涵,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便得以形成。

  竞技比赛中,“以攻为守”是重要的战略。这其中,永争一流的竞技状态,往往会赢得主动,获取先机。反观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积极地去“争”、去“干”,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才能奔涌而来。

  同样,在改革发展的大势下,以项目论能力、以项目论水平、以项目论作风、以项目论英雄的发展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将项目发展落实到实干上?在青岛,“千个项目进现场、进展月调度、提速大督查”树立了在项目建设中看干部、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在企业层面,青岛特锐德董事长、烟台万华董事长、威海迪尚董事长等成功优秀企业家都是心无旁骛聚焦实体经济,实实在在抓项目,敢想、敢拼、实干,瞄准亚洲最大、世界一流,实现了企业高点起步、高速发展……

  项目是人干出来的,每个人都是项目的建设者、参与者,也是项目的受益者、共享者。对此,务虚会提出,要在打造“美丽富饶、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海滨城市”这一硬环境的同时,全力打造“干部作风最好、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城市软环境,让日照成为各类发展要素向往的“洼地”。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考察归来,标杆在前,日照的各级干部群众正肩负起“抓落实”的重大责任,用久久为功的坚韧意志和果敢勇气,奋力干出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干出斗志昂扬、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正能量。

  风尘仆仆,马不停蹄。4天的时间,行程1500多公里,从“看、比、找、想”的过程中,学习四市先进的发展理念,探寻日照的发展路径,这,正是这个初夏,我们出发的意义所在。而当路径与实干交融,我们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美好图景,必然可期。(来源:日照日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翔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