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日照新闻

听日照消防女警官讲述爷爷的抗战故事(三)

来源:大众网   作者:徐梦溪   2015-08-17 11:36:00

编者按:

“70 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内容。  

然而在今天的日本,“败战日”的8月15日,被另一个日语词“终战日”记述着并被普遍接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中宣称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应肩负“谢罪的宿命”。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战后70周年首相谈话答记者问时指出,在国际社会共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日本理应对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 性质和战争责任作出清晰明确的交代,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干净彻底地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切割,而不应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作任何遮掩。  

今年9月3日是全国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是为了珍视和平。当年叱咤战场的将士们多已作古,健在的抗战老兵也已是皓首苍颜,零碎的对抗战的描述无法拼凑完整的抗战记忆。  

日照一位消防女警官为爷爷徐恩德和他的战友们记叙了八路军医护人员和抗战医院的光辉历程。日照大众网将连载刊发《就读抗日根据地西海中学》、《救死扶伤—战 地军医的特殊战斗》、《西海山洞病房、地下医院 —被誉为地道战和沙家浜的完美结合》等文章。让我们重读抗战年代的记忆,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 

徐恩德老人(照片由徐恩德老人孙女徐梦溪提供)

西海山洞病房、地下医院

               —被誉为地道战和沙家浜的完美结合

随着胶东军区,特别是西海军分区在掖县及周边的几次对日伪军的激烈战斗,八路军伤员不断增加,遇到日伪军封锁无法转移到后方,只能在前方隐蔽治疗,一些山洞,庙宇,老乡家成了西海卫生处的临时病房。

有段时间,西海卫生处根据当地村户有躲鬼子的地道的特殊地理条件,充分利用,并加以扩建串并,逐渐把地道改建成地下病房,随后把伤员分批向地道内转移。地下病房逐步在周围四十多个村分别设立,当地军民都称之为地下医院。地下医院地域广,点多,分散,但布局合理,内外兼顾,特别隐蔽。爷爷说,伤员到此治疗,一律脱掉军装,换上百姓的衣服,不经批准,不准出洞。遇到日伪军搜查或住在村里时,老乡们就把洞口堵住,在里面的医护人员,一连几天不能出来,吃住拉尿都在里面,憋得极为难受。

在极其危险和艰苦的环境下,西海卫生处医院的医疗卫生条件极差,特别缺医少药。为克服这些困难,医护人员尝试自己动手,土法制造生产医疗必须的脱脂棉、蒸馏水等用品,还用一些民间偏方和采集的中草药配合着给伤病员治病。

为确保医院的安全,医护人员还要配合所住村庄的党组织,耐心做好群众的保密工作,让群众把住进家里的医护人员和伤病员当作自家人来对待,定好辈分称呼。医护人员与当地群众一起吃住,一起劳动,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熟悉房东一家及左邻右舍的情况,既有力于工作,又能在危机时刻巧妙的躲过日伪军的盘查。有一次,日伪军突然冲进村里搜查,爷爷和几个乡亲被盘查,爷爷谎称是一个老乡的儿子,才得以脱险。由于组织严密,群众觉悟高,虽然不远就有日伪军据点,骑兵马蹄声都能隐约听到,医护人员依然坚持工作,伤病员也能安心休养。

但是,日伪军一直把西海医院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时常派兵突击搜查,安排密探刺探情报,危险随时可能发生。西海卫生所一名医助,在南招沽河村地洞里给伤员治疗时,被日军发现后被捕,惨遭日军杀害。还有卫生所一名看护员,被日军杀害,牺牲时年仅十五岁。也有老百姓为保护八路军医护人员牺牲。

就在这样极端危险艰苦的状况下,西海卫生处地上与地下结合治疗,山洞与帐篷交替使用,克服困难,冲破险阻,几年来,完成了救治伤病员二千余人。

乔明芝,绰号乔八爷,抗战初期拉起小股武装,后加入抗日队伍,任西海军分区侦察队长,他作战勇敢,又常深入敌后,多次负伤在西海医院治疗,与医护人员结下深厚友谊。1945年,西海卫生二所创建时,他派通讯员和妻子到北掖招收青年学生,为壮大医护队伍做出贡献。著名作家曲波著《乔隆飙》小说就是以他为原型。

西海医院救治的伤员中,已知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近十人,

爷爷参军后即在西海卫生处工作,先在卫生处一所当护理员,后在卫生处当统计护士,又到卫生处一所任护士班长、办公室长,在卫生处二所任实习军医等。随着西海医院的逐步扩大而成长进步。这期间有些事爷爷一直记忆深刻。诸如有位首长住院时送给他一把小型手枪作纪念;爷爷还曾给一名苏联医生当助手;爷爷还说,他们和房东特别亲,像一家人。有一次房东端来几个窝头给他们吃,伙伴们先拿黄色的玉米窝头吃,剩下一个黑色的窝头,爷爷拿起吃了一口说,真甜,房东说这个是栗子面的,接着笑着说老实人命都好,到老也不会吃亏。我感到挺有趣,也想找个栗子面的窝头尝尝味道。

爷爷讲他的部队讲他的战友多,很少提自己的功劳,有些事是爷爷的战友收集核对资料时我们才了解到的,爷爷在战场上英勇顽强,不顾个人安危,抢救了无数伤员。

爷爷在部队曾荣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七次,获得过胶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工作模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其他荣誉也有许多。

附记  

革命伉俪 高尚品德

爷爷于1950年1月在华东五旅医疗所工作;1950年3月在胶东军区一〇一师三〇一团卫生队工作;1951年在胶东军区卫校卫教大队任副大队长;这期间,爷爷和奶奶成为战友,1954年在部队结婚。

奶奶邢啟凤,1951年5月抗美援朝期间,从初中参军,当时在胶东军区莱阳军分区任卫生战士,后来转业到日照县人民医院任护士、护士长至退休。奶奶出生于文登县,也是革命世家,家中有三位革命烈士,奶奶的舅舅孙习家(音)文登泽头南桥人,早年参加革命,是地下党,常以贩梨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奶奶小的时候,舅舅有事时就给她个梨,让她坐在门外一边吃一边给他望风。后来他牺牲了,他的儿子孙洪坤也参加八路军,也牺牲了。奶奶的四哥邢啟序背着父母执意参加八路军,奶奶在出发的队伍里看到了他,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也没能说话,以后再也没见过面了。1946年邢啟序牺牲在东北鞍山,生前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纵10师29团2营1炮连。奶奶的其他几个兄弟姐妹也都参军或参加了革命工作。

爷爷1956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守备26师(济南军区独立守备第二师驻防日照),任卫生营门诊所所长,主治医师,大尉军衔;1966年申请转业。从军二十二年。

爷爷转业到日照县,任高旺医院院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行政十六级。中年,爷爷又和奶奶成为医院同事。

爷爷对家人、同志、患者都极为亲切随和,文雅清正,淡泊名利,品德高尚。爸爸说,他小时候看到爷爷在草地上给触电的农民做人工呼吸进行抢救;日照城区逢大集时,爷爷就在门诊大厅摆张桌子给老百姓看病;爷爷奶奶上班时都很认真勤劳,保持着军人的传统和作风,得到同事和众多患者的信任;爸爸最喜欢跟着爷爷到爷爷原来的部队去看看。

爷爷离休后,接送我上学成了他的任务。我喜欢听爷爷讲部队的事,爷爷对自己所在的部队非常自豪,对自己的战友充满情谊,给我讲了许多部队和战友的事迹,在我反复要求下,爷爷才不得不给我讲他自己的经历。

受爷爷奶奶影响,我的三个姑姑都从事医务工作;爸爸的理想是当兵,后来成为人民警察;我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女,高考时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现在已成长为消防部队一名副营职上尉警官。

岚山石大科技储气罐爆燃,我作为一名消防警官,与我的战友们一起战斗在灭火一线。那也是作战前线,我们消防官兵的战场。

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都已八十多岁高龄,他俩风雨同舟六十多载,互敬互爱,感情深厚。爷爷经过战争艰苦生活的磨难,身体欠佳,奶奶任劳任怨,不分昼夜,悉心照顾了爷爷二十多年。勤劳、善良、坚强的奶奶,体现了中国贤妻良母的伟大以及一名军人和军人妻子的奉献。他们的一生不容易。我祝愿爷爷奶奶好好生活,安度晚年。

身为中国年轻的一代,我愿向爷爷奶奶及他们的战友们学习:“弘扬抗战精神,展示爱国情怀”,“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展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和平来之不易,不忘历史,更好地珍视现在。“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我们青年一代一定会记住这段历史,记住他们的。

后记:我们应该记住那段历史,继承和发展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让这些越来越少,参与并见证这段历史的人们过的安心。作为一名现役军人,我为能和爷爷,和他的那些曾经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战友们同样穿着军装而感到自豪。在7月19日,我到爷爷家,趴在他耳朵边悄悄的说,“爷爷,前几天的“7.16”事件(岚山石大科技的爆燃事件),我一直都在现场,我这算是跟您一样上了“前线”,算是‘战地记者’吗?”              

(作者:山东省日照消防支队 徐梦溪)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韩依晓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