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日照11 月24 日讯(记者 陈伟 通讯员 于晓)10月24日,天气阴冷,在亿鑫电子设备研发车间,韦逢和他的团队研发人员正专心致志地进行现场勘查,丝毫没有注意到记者的到来。
韦逢,亿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操着一口浓厚“广西味”的普通话。他话语不多,说起话来还比较腼腆,但谈起他的经历,却令人佩服。年仅31岁,便在南方电子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年,佳能相机外壳模具设计师、广州数控设备工程师、深圳富士康设备部工程师和主任,到如今亿鑫电子设备工程部总工程师,他身上的标签和光环多到让人炫目。从每天只拿15块钱的小学徒,仅仅几年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程师,他的人生经历更是神奇。
韦逢从小骨子里就继承了父辈们敢闯、不服输的精神,他喜欢鼓捣机械和电子产品,空闲时间就把家里的物件拆得七零八落,为此经常挨家长批评,还差点给他留下创伤。“小时候调皮爱玩,有一次捣鼓柴油机,手差一点被砸断,” 韦逢回想起年少时的记忆还心惊胆战。
但这并没有阻止韦逢对这一行的喜爱,从小到大,他不知道拆解了多少机器,对各种类型、型号的机器都有很深的了解。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把这些机器的数据都输入到大脑中储存了起来,可以随时调用。
虽然韦逢现在是总工程师,但从学徒工做起的他手上的活也是极为出色。“这个工件,我可以把它精准加工到1丝,”韦逢边做边向我们演示着。而通常,这样的工件,别人做通常才能达到2到3丝的精度。
韦逢熟悉机器构造,对操作程序了如指掌,加上精湛的工艺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造就了他的一项独门绝技:可以根据机器现场运作情况和企业要求,进行设备自主研发与制造,也可谓私人订制服务。
自动排列机就是韦逢和团队自主研发、制造的一大成功范例。原本人工一人操作一台,现在能做到一人操作五台,增加了劳动效率,还提高了安全性能。这一机器研发让当时购买的厂家连胜称赞,直呼意外。
2015年 8月,韦逢接到了一项任务更艰巨的订单,研发自动倒角机,涉及到的刀头问题成为韦逢和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
“当时按以往经验来说,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同事韩守键说起这事还直摇头。可是韦逢并不服输,他一头扎进了设计图纸里面,一次次提出新的思路,又一次次地被自己推翻。为了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他连续48小时没怎么合眼。同事上班他上班,同事下班他还上班,最后,用了1个月时间,终于完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
一天24小时,韦逢常年保持每天12小时工作制,但这并不是公司对他的要求。“没有人要求我非得工作12小时,但是我们行业拼得就是时效性,你比人家慢,产品比人家晚上市,那损失就是不可估量的。对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韦逢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自2013年10月进入亿鑫电子以来,韦逢和他的团队,先后研发出自动喷涂机、自动劈件机、自动排列机、自动倒角机等20余种自动化设备,与浙江东磁集团、浙江天通集团等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行业生产首选设备。
“目前,我们正在对自动检测设备进行研发,进一步减少裂纹、毛刺、变形等产品的不良缺陷几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韦逢对新设备信心满满。不断突破自己的技术峰值,成为韦逢永不停歇的追求,在他心中,最好的产品永远是下一个。
责任编辑:庞远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