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微课、出精品!日照这个教师团队用视频陪伴学生左右

2019-07-31 09:05: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丁丽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7月31日讯(记者 丁丽)如今,微博、微信、微商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微”不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微”时代,而当课程遇上“微”,就衍生出我们所说的“微课”。近期,在岚山广大学子间就出现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学习方式——看微课,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岚山区教体局见到了此次微课制作的发起人——岚山区教研室教研员于永。

细聊后发现,早在2014年于永就开始应用微课辅助教学,所带班级教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自己也荣获省电教馆微课、课件比赛一等奖,省实验说课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于永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在全区推广应用,以课题为驱动组建一批优秀教师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并在2018年立项《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网络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课题。

如何为学生提供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家长负担?如何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育成本、提升区域教育实力?基于此,于永团队开始了该课题最主要的实践——微课录制。

关于微课录制,于永团队以学生需求为根本,遵循网络学习认知特点,采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录屏模式,尽量避免无关的干扰。针对学生基础不牢固的问题,推出教材完全解读系列,涵盖多个学科。微课画面左侧教材、右侧解析,课程循序渐进、张弛有度,教师一边勾画、一边讲解,以“陪伴”的方式与学生共学习、同进步。记者发现,化学、生物等学科微课上的实验视频,相较于老师在讲台上做的实验更加直观。

这短短10多分钟的微课短而精炼,承载着的全是精华、满是知识点。无论何时何地,学生只要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便可以反复观看,直到突破难点。

“微课不微”,它的背后是一个教师团队日以继夜的钻研与实践。“开始以为把上课内容录制下来就可以了,但实际上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素材准备、PPT制作、视频录制……期间我们遇到了五花八门的问题,小到字号选择、视频尺寸,大到PPT制作、视频剪辑,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也进行了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回想最初录制微课时的情景,于永不禁感慨。

参与微课制作的教师都是一线老师,平时工作繁忙、教学任务重,其次人来人往的办公室无法保持安静的录课环境,所以他们只能利用周末和晚上休息时间制作,为此常常工作到凌晨。

“大课堂”走进“微课堂”,从“讲台上的讲者”变成“身边的导师”,得到收获与提升的不单单是学生,参与微课录制的教师也受益匪浅。“今年,我们针对中考制作了《2019中考必考题》《中考微考点》《中考压轴题》三个系列的视频,反响很好。”来自五莲县洪凝初中的教师董衍莲也参与了此次课题研究,“录制微课和平时备课并不冲突,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授课水平也更加精益求精,自己因此还在2019县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还有在岚山区碑廓中学仅工作一年的教师杨迪,通过微课制作与反思得到了快速成长与提升,获得了学校骨干教师的肯定,也在山东省实验说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微课不会替代课堂,但是必定会促进教育生态的改善,老师将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交流,情感与价值观的沟通。”作为发起人于永表示,“这是一个公益性课题,内容为王是我们的原则,陪伴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精熟教学是我们组织内容的方式”。

在不同区域,不同学生、教师因微课有了收获,正是于永带领的这个教师团队用触手可及的技术推动了区域化学习改善的速度。“课题正处于实践阶段,截至目前得到的效果反馈是很好的。”于永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将不断积累、在总结中前行,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实时反馈持续改进,力争制作出更多精品微课。同时在岚山区各中学不断推广,期待有更多学生、家长能够接触到我们的微课,并因此而受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雪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