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满意”要不得

2021-12-02 13:42:1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邢艳
  又是一年岁尾时。当前,各地的社会满意度测评又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社会满意度测评的愈加重视,也出现了诸多奇怪的现象,值得相关部门深思和改进。
  要警惕“秀场”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随着满意度测评帷幕的拉开,各级政府开始使出浑身解数,悉数登场展现一年来的成绩,诸如“亲,XX区请您来点赞”这样的话语开始出现在一些公众号文章里。通过梳理展现年度工作亮点,确实能够让群众更加了解政府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值得肯定,但某些地方使用的“拉票”手段却越来越驶向离谱的路径,比如通过发放纸巾、大米等“感谢”投出好评的群众,上门打“感情牌”劝说群众一律说“好”,对存在诉求未解决的群众进行“口头许诺”等等,这些看似不伤大雅实则投机取巧的手段,损害了群众真实意愿的自由表达权,也消弭了满意度测评本来能够帮助发现短板找准差距的作用,最终损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和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样的“满意”要不得!
  要科学看待和使用社会满意度测评结果。社会满意度测评是将打分权赋予民众,由广大群众从各个维度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评价,这有助于政府发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衡量不同地区不同工作的差距,有利于政府找准差距精准发力,对于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看待测评不能“唯结果论”,比如,有的地区因承接的改革事项、面临的机遇挑战较多,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长期来看是有利于地方发展的,但因政策落地一时触及各类矛盾,从而导致某领域满意度不高,而有些地区一味追求平稳发展,面对改革不敢下“深水”,“原地不动”却在某领域轻松“躺平”,这样的测评结果果真能够反映群众的获得感和地方真实发展水平吗?任何工具都是有其弊端的,关键是在于怎么用,对于社会满意度测评结果,要科学看待和谨慎参考,要充分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和客观变量,切不可让本应发挥积极作用的评价工具成为新的形式主义。
  要辩证理解“冲刺”和“长跑”的关系。“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领导干部是流动的,在任期内想要取得成绩、获得政绩,无可厚非,可以理解;但在短时间看不到明显政绩的情况下,能否踏实肯干、积极作为,却能反映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品行操守、道德境界和党性修养。追求满意度测评年度结果“冲刺”固然有意义,但局限于每年的测评结果,是典型的“临阵抱佛脚”,各级领导干部不能贪短期之功、图一时之名,只想当前忽视长远,追求政绩立竿见影。为人民谋幸福是一场持续蓄力持续发力的“长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勇于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远好事。领导干部要习惯用长远眼光看待发展,着力于在任内为地方百姓解决实质性问题,推动一方事业取得实质性发展。
  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百花尚铺一段锦绣,好鸟且啭无数佳音”,相信在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会不断提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