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过门笺”迎春又纳福!莒县门楣上翻动的传统年味儿

2021-02-02 17:23: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崔益萌 杨玉莹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崔益萌 实习记者 杨玉莹 日照报道

  “彩纸剪作巴掌长,刻凿雕画几十张,年初趁早门楣挂,福禄寿喜俱增光”。年关来时,各家各户的门楣上少不了一排排花红柳绿的“过门笺子”。北风一过,清脆飘摇,呼啦啦的声响似乎在呼唤“新年快乐”。而莒县人对于“过门笺子”不仅仅是传统新年的“仪式感”,更是一种叫做“过门钱子”的情怀。

  从开始的设计方案和计划,绘制图案,再到购置制作的版纸和制作刀具,然后根据自己设计好的版面刻板,打制刀具,制作蜡版,直至最后的雕刻制作。这套制作工艺来逢强已经坚持了40多年,说起他的“过门笺子”手艺,来逢强提到了两个字:传承。

  来自莒县夏庄镇的来逢强是来氏过门笺的第七代传承人,“过门笺子”也从旧时的养家糊口作用,演变为历史迁移的传承,而过门笺之于来逢强的意义绝非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热爱,和传承文明的载体。

  各种牵丝环绕的刀体,大刀挖,小刀抠,每一个笔画都得对活上半个时辰。碰上难刻画的关节,还需用木槌敲击凿子一点点琢磨,轻重急缓,起起落落,忙活一天功夫,一门子过门笺子才大功告成。过门笺子做得好不好,一在图案画得巧不巧,二在雕琢功夫硬不硬。另有一种高水平的“换膛子”样式,是将不同花色的彩纸叠成一摞,刻过一遍后调换每层纸的花色图样,背面用窄纸条连接,实形补虚形,虚形托实形,色彩就更加丰富有序。

  各种花形的设计,需要多个日夜的揣摩构想,让图案巧妙的“活”起来,是制作过门笺子的重要工序。“有时候设计稿会改个四五次,这个图案是整个过门笺子的灵魂”,来逢强拿着多次修改后的版面图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五颜六色的过门笺,飘摇间蕴含着浓浓的年味,小众纯粹的的手艺,是一条传统熠熠生辉的年俗路,“勿忘在莒”的初心流淌在每个莒县人的血液里,滚动着最初的年味热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崔益萌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