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校长访谈

杜庆玲:繁华拂去始见真

来源:日照日报   作者:   2014-08-06 15:04:00

  •  

        (本报记者 周伟)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个深刻的哲理被日照一中教师杜庆玲证明了。

        1987年7月,杜庆玲从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顺利毕业,获得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成绩优异的她被分配到临沂一中担任语文教师,从此与教育有了不解之缘。

        自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杜庆玲就喜欢热爱上了这份神圣的工作。从临沂一中到日照一中,她一步一个脚印,把青春与爱心洒向了教育这片沃土。

        自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她就想做一个学生爱戴、家长信赖、领导满意、同事称赞的优秀教师。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她二十几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一身扑在教育上,孜孜追求,兢兢业业。

        “杜庆玲,她这人和这名字一样平凡。”她在教学生涯中,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并用实际行动实践着植根校园,奉献进取的“孺子牛”精神。

        一路走来,杜庆玲如释重负,凭着一颗热心和爱心默默耕耘,让她在平凡中收获了无以数计的感动和快乐。

    平凡之中见真情

        自参加工作以来,杜庆玲一直承担着较重的高中教学工作压力,虽年届五十,今年仍然带了两个高三毕业班的语文课。

        有学生问,杜老师您累吗?杜庆玲的回话很简单:热爱教育事业,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已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我爱我的学生,和你们在一起,不累。

        从教二十多年来,杜庆玲每年都要带两个班的语文课,多年任教高三毕业班,并连续十几年担任备课组长、学科组长、教研组长,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大姐”。

        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她深深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惟有自己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使学生和其他老师从自己的形象中感受到道德准则的可信,促使言行统一。因此,在平时的教育中,她都要身先士卒。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作为教研组长,要发挥好团队的优势和作用,杜庆玲坚持自己在工作中走在前面,引领着中青年教师不断进步,也带出了一个团结奋进、勇于创新的优秀团体。在新课改实验中,杜庆玲带领的团队取得了出色的工作成绩: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备课组”,被市教研室评为“先进集体”……

        2011年,日照一中承担的省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顺利结题,杜庆玲作为主要课题成员参与了从立项、实验,到结题和报告撰写的全过程。当年,由杜庆玲担任主持人的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顺利通过省级立项审批,目前正在实验和结题阶段。这些年中,杜庆玲还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市报刊中……

        繁华拂去才见真,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业绩中,更加凝结了杜庆玲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真情。

    点滴之处话感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高中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时刻把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融入教学工作的点滴之处。

        多年与学生的直接相处,杜庆玲认识到,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加之家庭社会带来的压力,相当一部分人具有叛逆情绪。有一年,杜庆玲在带一个高一班级时,有位学生因父母不和闹离婚而受到打击,表现得十分叛逆。教师的责任不容袖手旁观,杜庆玲没有放弃努力,她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总有一天学生会理解。杜庆玲冒着这名学生的冷嘲热讽,引导他正确地看待家庭关系,开导他只有自身学习优异,也才能使父母有一个更切实的精神寄托,并约谈了孩子父母,经过大家一起努力,这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大学。

        这名同学身上的变化让杜庆玲感慨不已,也尤为感动。她在一篇论文中写道: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这也时刻提醒我们要牢记自己做教师的责任。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6年,如今头发都已花白了许多,单独辅导过多少学生,与多少学生谈过心都早已记不清,但是杜庆玲的付出,学生们都看在眼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杜老师的爱戴。有一次晚自习,杜庆玲对一名作业做得不好的学生进行了严厉批评。这名同学却注意到老师嗓子发炎,事后买来了金嗓子喉宝,希望杜庆玲保护好嗓子。这件事让杜庆玲感慨良久,同在一间办公室的几位老师也都很感动。

        点滴之处透视出的被理解、被尊重、被爱戴,这也许就是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用爱心关怀和教育学生所收获的最大幸福吧。

    收获幸福总关情

    从教20余年来,杜庆玲在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同时,也在相夫教子,用心经营着家庭。杜庆玲说,和自己孩子一样,每一名孩子的成长,都是上天给她最好的礼物。

        作为一位女教师,在教学中,杜庆玲始终以一位母亲的感受和期望,用爱心去关怀和教育自己的学生,赢得了学生的深深爱戴,很多学生在私下里都喊杜庆玲“杜妈妈”。看到有这么多同学喊自己的母亲“妈妈”,杜庆玲的儿子“吃醋”了,有一次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他们都叫你杜妈妈,我喊你什么啊?”至今,在一些公共场所,总会有已毕业多年的学生突然跑到跟前向杜庆玲亲切问好,尽管曾经的懵懂少年如今都已长大成人,从青涩走向成熟,认不出曾经年少时的模样。

        在日照一中,杜庆玲也是大家公认的贤内助和好母亲。在生活中,杜庆玲对自己的孩子总是言传身教。由于平时要带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多年任教高三毕业班,杜庆玲的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与很多家长相比,杜庆玲的内心还是有愧疚的,她在孩子身上付出的要比很多家长少了很多。杜庆玲从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挖掘孩子的潜能着手,针对孩子的特点实施科学的教育。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儿子大学毕业后即被保送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今年5月,杜庆玲被评为日照市第二届“十大优秀母亲”。这不正是她在事业和家庭中倾注爱心后的幸福收获吗?

        躬耕教坛不言悔,大爱无言写人生。从教二十几年来,杜庆玲热爱学生,甘为人梯,忠于事业,愿做绿叶,未有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做过感人肺腑的大事,所做的都是平凡而又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许这些不够伟大,但正因为这些平凡,她才更加美丽动人!

        “学校是我生命的沃土,学生是我收获的希望,只有把根植于这片美丽的土地,生长于这个充满友爱的环境,我的生命才会更加灿烂芬芳。”教了一辈子语文的杜庆玲,总结是如此的精彩。

  •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youxiaofei

    分享:
    更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