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提振经济打出“组合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双华斌   2014-03-20 09:46:00

提振经济打出“组合拳”

  ■本报记者 双华斌

  据国家发改委估算,4万亿元投资可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 CFP供图

  时隔十年,两次危机,同样的抉择。随着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和内需的持续恶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从“双防”、“一保一控”急速转变,最终牢牢定格在“保增长”。继1998年动用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后,中国政府于上月强力重启投资,希望以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一规模空前的方案(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总量的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政府财政收入的4/5)换得提振经济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此话题,记者走访了公共财政学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赵仑教授。

  4万亿投资盛筵:撑起中国经济的脊梁

  4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政府主导毫无疑问地会遇到资金来源的问题。面对记者的疑问,赵仑解释道,要正确理解这4万亿元的规模和效用,首先应该澄清一个问题,即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资金并非全部出自中央政府,中央财政拿出的资金只有1.18万亿元。从筹集主体上看,与美国救市计划的7000亿美元完全由政府财政支出不同,我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约有2.8万亿元来自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的投资。对此,赵仑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大家都知道‘给水效应’,要用压水机压出水,就需要先向压水机里倒进一碗水,然后水才能被密闭压出,中央财政支出的1.18万亿元就相当于那碗水,其目的是把‘地下水’带出来,即以此带动社会投资。”

  据赵仑估算,按照“给水效应”原理先投入的这1.18万亿元,从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跟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看,最终的投资数额会相当大。一般说来,以往的经验是,政府投资1元,就能拉动社会投资3元到4元。按照这个比值来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如果能投资4万亿元,大约可以拉动10万亿元至12万亿元的社会投资。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部委和省份的跟进势头甚猛,纷纷提出各自的经济刺激方案。北京明后两年将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元至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11月27日,铁道部宣布明后两年每年将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左右、投资规模1万亿元;而经过一轮密集的调研和规划后,交通运输部2009年的1万亿元投资规划图也渐趋清晰……

  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刺激下,中国经济安全有望得到保障,投资将再度支撑起中国经济的“脊梁”。在2009年中国对外出口增长幅度可能为零的预期背景下,由于内需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幅度为5.5%至6.5%,所以要完成“保八争九”的经济增长目标,宏观政策至少要对GDP增长贡献2至2.5个百分点。赵仑乐观地表示,如果“给水效应”充分显现,如果4万亿元全部出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即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无法发挥像基础建设投资那样大的社会投资拉动效应,这4万亿元投资至少也可以再拉动4万亿元社会投资,并由此拉动GDP增长1.5至2个百分点,使GDP增幅达到8℅甚至8.5℅。10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关于4万亿元投资大体上可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的说法,也印证了赵仑的判断。

  在赵仑看来,这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犹如一剂强心针。除了投资本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它提振了市场和民众的信心和对经济未来走势的心理预期。当前,社会投资和消费能不能扩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未来走势的信心和预期。赵仑强调,这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心理层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据悉,今年第四季度新增的1000亿元中央投资项目已大体落实,下达的计划已超过40%。“历年的评审积累了相当数量的项目,项目本身是可以信赖的”,而就1000亿元的资金来源,赵仑分析道,“按照财政上往年的习惯和经验,11月和12月是财政支出的‘大头’,大量的资金会放在第四季度支出。在前三季度财政仍有结余的情况下,在第四季度调整一下资金方向就可以了”。据权威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完成54275.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6%,完成全年预算收入的92.8%。在赵仑看来,这1000亿元相对于我们6万亿元左右的年度财政收入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王仕瑞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