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大众网主站 | 广告服务 | 投稿|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脑出血的预防对策

来源:搜狐健康   作者:撰写   2016-04-25 14:50:00

  脑出血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非常高,是经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多发性疾病。相关研究资料证实,在亚洲脑出血约占患者死亡因素的30%。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到来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脑出血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疾病是因为颅内压突然上升,导致脑部微血管破裂,进而导致脑出血的发生。高血压并发动脉硬化、动脉瘤、脑梗死、等等是最为常见的病因。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在情绪激动或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病,血压迅速升高,同时伴随呕吐、恶心、头痛等颅内压上升表现.有脑膜刺激征与神经功能缺损症。脑出血的预防非常重要,预防重于治疗,必须切实做好高危患者的预防工作,能够进一步降低脑出血发病率。

  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大量研究资料证实,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独立性危险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人群以及潜在人群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积极控制高血压,对于脑出血预防有重要因素。近年来,饮酒、吸烟与脑出血关系的研究比较热,部分学者认为吸烟会诱发脑出血危险性,饮酒是促使脑出血的一项危险性独立因素。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饮食偏咸均是导致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预防对策:致病因素的确认是预防脑出血的关键,积极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此同时,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使全人群树立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尽可能戒烟戒酒,低盐摄入,坚持体育锻炼。从长远看,这会对脑出血预防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针对脑出血的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尤其是高血压普查,通过这种便捷、有效的方式,将高危人群筛选出来,重点进行对症治疗与健康管理,积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有效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具体预防措施分析:

  第一,稳定患者血压,血压控制是有效预防脑出血的关键,坚持口服降压类药物,将血压维持在20.0—21.3/12.0—13.3kpa,不宜将血压过度降低,会导致供血不足。

  第二,稳定患者情绪,及时调节患者情绪,以防出现较大情绪波动,注意精神心理卫生。

  第三,戒烟戒酒,吸烟饮酒会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甚至出现血管破裂。

  第四,调节饮食,低盐、低糖、低油、高蛋白质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鱼类,提高身体免疫力。

  第五,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

  第六,预防便秘,多饮水,保证晨起一杯温开水。常吃粗粮,保持大便畅通,如果有必要及时给与番泻叶、开塞露治疗。避免蹲便以及用力大便造成的血压升高。

  第七,老年人应预防跌倒,保护头部不受损伤。同时,多运动左手,在锻炼右脑半球的同时,降低左脑负担。

  第八,注意冬季保暖,脑中风的多发季节一般在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会造成患者血压升高。应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注意保暖,适当摇晃脑部,避免用力过度。

  第九,重视剧烈晕厥、头痛、头晕等中风前兆,部分患者会突然出现交流困难、麻木等症状.应及时进入医院检查。

  综上所述,针对脑出血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预防,能够显著降低脑出血疾病发病率。如有任何疑问请登录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官方网站咨询。

初审编辑:张丽
责任编辑:韩依晓
分享:
更多